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巴彦淖尔:理想的甜高粱生产基地
作者:赵文红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12 8:39:1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巴彦淖尔市具有发展生物能源与化工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理想的甜高粱生产基地。该市海拔较高,光热资源丰富,是仅次于拉萨、玉门的“第三阳光地带”。特别是在作物生长期,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农作物中糖分和干物质积累。黄河流经巴市345公里,灌溉便利,年引水50亿立方米,在1.64万平方公里内,保灌面积达到900万亩。全市有适宜种植业的土地面积1100多万亩(国土资源部门核定的农用耕地),现耕种900万亩,其中500万亩中低产田可通过实行甜高粱与向日葵倒茬,提高向日葵单产和品质,还可为生物能源产业提供原料。此外尚有200多万亩低质土地可供进一步开发,用于种植甜高粱。

  据清华大学李十中教授测算,如果在巴彦淖尔市适宜地区种植甜高粱200万亩,建立35个年产乙醇(95%)1—2万吨的企业(原料运输半径为15公里)和1个生物能源化工企业,集中脱水生产99.5%燃料乙醇,并将乙醇转化为乙烯等化工产品生产,那么巴市每年可生产燃料乙醇20万吨和乙烯30万吨(1.7吨乙醇产1吨乙烯)。

  根据该市五原县农业局试种数据,如果种植结构由向日葵改为甜高粱,可使每亩增收200元,全市100万农民每年可增收4亿元;在不扩大粮食面积的前提下,每年还可新增饲用粮食3亿公斤(中低产田每亩甜高粱产150公斤籽粒)。此外,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会有1.25吨绝干饲草,1亩甜高粱可饲养2.5个羊单位的牲畜。

  李教授认为,如果在巴市建立总生产能力达到70万吨乙醇(其中20万吨做燃料,50万吨用于生产乙烯)的若干企业,其年产值、上缴税金、企业利润将十分可观,还可增加很多就业岗位,并延长产业链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