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八十一团棉杆还田7万多亩 还田率达到100% |
作者:韩振玉 兰兴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3 17:23:38 文章录入:大漠胡杨888 责任编辑:ahaoxie |
|
新疆博乐讯(通讯员韩振玉 兰兴明)10月23日,地处新疆准葛尔盆地西部边缘的农五师八十一团农场职工在用粉杆机进行棉杆还田作业。随着机车粉棉杆的隆隆轰鸣声,棉杆还田、捡拾残膜工作的进行,拉开了八十一团7.3万棉田棉杆还田工作的序幕。 该团今年种植棉花7.3万亩,在全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现已收获籽棉37000吨,完成总测产数的92.2%,目前,棉花采摘进入收尾阶段,为了给明年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地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八十一团今年对全团7.3万亩棉田全部实行机械化棉秆粉碎还田,并制订了详细的机车作业标准,合理安排机车、劳力,做到清地拾花与棉杆还田工作两不误。 该团8连职工张传彪給记者算了三笔帐:一是生态帐。以往,该团职工地里的棉秆一般都是用于烧火做饭,用不完的就地焚烧,既污染环境又花费人工,造成资源浪费;二是成本帐。棉杆还田一亩地收取20多元,以前拉棉杆运费就要50多元,棉杆粉碎后成了肥料,每亩施肥量减少20%,省20公斤标准肥,每亩节支增效70多元;三是增收帐。通过棉杆还田,培肥了土壤,下一茬作物增产25%左右。 据该团农业科技术员介绍:作物秸秆还田一是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秸秆还田能促进土壤有机质更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大量试验表明:在现有耕作制度和有机肥施用水平下,每亩耕地需还草150公斤以上,才能使土壤有机质保持平衡并略有提高。秸秆还田后还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从而疏松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二是能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秸秆还田还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碳源,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一方面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性磷和微量元素的转化,固定和保存土壤氮素,减少氮的损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另一方面秸秆还田给土壤提供了氮、磷、钾、硅及多种微量元素养分,释放的微量元素占作物吸收总量的60%,不仅增加土壤养分,还提高了养分有效性。秸秆中含有丰富的钾,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钾有70%~85%保存在植物残体中且有效性很高,促进了土壤养分平衡。 另据了解:八十一团将投入40多台粉杆机械对全团的7.3万亩棉田秸秆还田,为职工节支增收500多万元,预计11中旬全部结束。 地址:新疆博乐农五师八十一团通讯报道组 邮编:8334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