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二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在浙大举行
作者:于明坚  文章来源:求是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9 17:09:3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10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样地,forest dynamic plot)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13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及美国Clemson大学等单位的60余名专家与会,共同探讨海峡两岸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研究等。
      
    大型森林动态样地研究是国际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样地面积大、定期复查、每木定位等特点。世界上首个50ha的大型森林动态样地于1980年在巴拿马建立,目前在全球15个国家的热带地区已建立了20多个森林动态样地。大陆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网络从2004年开始创建,现已建立了长白山、古田山、鼎湖山和西双版纳4个20-25ha以上的样地,还有4个样地在建。浙江大学参与了古田山24ha样地的工作。科学家们通过对这些样地的研究,解决了很多群落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会议期间,专家们围绕涉及森林动态样地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内容包括两岸动态样地建设的宏观背景、样地研究进展,物种共存机制研究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研究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等。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地处浙江省开化县的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西湖山区等地。
    
    据悉,第一届海峡两岸森林动态样区研讨会于2007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台湾举行。该研讨会的连续举行,旨在促进两岸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的森林动态样地研究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