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1月8日讯 今年8月,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山东滨州市沿海北部长达100多公里的防潮大堤已经竣工,由山东滨州化工集团控股的滨化海源盐化有限公司在沾化县揭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计划开发年产量100万吨的盐田,并上马盐化工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8.5亿元,年利税1.36亿元。随之一大批循环型、无污染的绿色海洋开发产业相继建设。同时污水处理厂、水库和10万多亩的芦苇湿地也同期开工。
滨州市的沾化、无棣两县北部沿海拥有海岸线240公里,滩涂面积150万亩。目前已开发盐田面积56万亩,年产量121万吨,是山东省第二大产盐区。丰富的盐及地下卤水、苦卤、盐石膏、水芒硝资源,也为盐化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不到位,以及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该市这一资源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沿海开发号角吹响,各项政策迅速深入人心,同时防潮大堤的建设,给有意开发盐及盐化工的企业吃了定心丸,沿海区域开发的战役迅速打响。
滨州盐及盐化工业开发也吸引了省内外大批客商。潍坊龙威集团斥资3.6亿元来滨州沿海建设100万吨盐田及盐化工项目,目前40公里的沿海防潮大堤基本建成,正在进行堤顶硬化和护坡衬砌。寿光市客商投资的60万吨原盐及盐化工项目,一期工程30万吨已具雏形,二期30万吨原盐工程将于汛期过后动工,同时与其相应的3000吨溴素项目已开工建设。另外,还有一大批盐化工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
按照“北带”建设总体规划,经过三至五年的不懈努力,该市将改造盐田31300公顷,年原盐产量发展200万吨,烧碱60万吨,溴素2万吨,溴盐3万吨,硫酸钾3万吨,氯化镁12万吨,环氧丙烷10.5万吨,氯乙烯20万吨,实现总产值45亿元、利税10亿元,建成循环型、无污染的巨型绿色生态经济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