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都兰“锁住”黄沙生态建设良性发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青海日报》2004-11-10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10 11:08:2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青海省都兰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大以退耕还林(草)、封滩育林育草、治理草场鼠虫害为内容的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先后规划实施了天然林保护、荒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全国高海拔防沙治沙等工程,使有林地面积不断增加,林木资源迅速扩大,全县生态建设初步走上了良性化发展轨道。

  为有效遏制荒漠化进程,都兰县以封山育林为主,人工造林为辅,封造结合的原则,整体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对退耕地和周边荒滩造林实行大面积封禁管护,进行网围栏建设,并根据县情实际,结合地域特点,在夏日哈镇南北沙窝和香日德镇沱海沙窝进行了大面积杨树深栽旱作造林;对察汗乌苏镇、香日德镇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采取林、田、路、渠窄林带小网格防护林建设体系模式;对荒漠和草原地区采取封沙育林育草恢复植被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封沙育林育草面积119万亩,人工造林、种草11万亩,退耕还林(草)15.8万亩,四旁植树53万株,周边荒滩荒地人工造林 12000亩;植被平均覆盖率由原来的0.14%增至15.8%,主要灌木由原来的每亩5-6株增至每亩200株,地上部分植物生物量由原来的1.15公斤增至45.7公斤,促进了林草植被的快速恢复。此项工程共投入项目资金2930万元,惠及9个乡镇、1400多户农民。

  都兰县委、县政府还连续10年进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全县19个系统、152个单位近4000人在沙化严重的地区植树造林,从而有效推进了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