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香山科学会议“会诊”国产碳纤维发展瓶颈
作者:陈磊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22 15:31:0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讯 “目前,我国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材料长期依赖进口,采用核心技术大都被国外专利覆盖,缺乏创新和集成,应用领域亟待开拓,严重制约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在11日至13日召开的主题为“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PAN)制备的基础科学问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两院院士师昌绪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碳纤维的发展瓶颈。

  近20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美国、欧洲各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均将其列入国家优先重点发展计划。我国的复合材料总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与国外相比,技术上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高性能原材料缺乏,高性能碳纤维就是一例。

  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在交通运输、能源资源、土木建筑及体育用品等领域应用广阔。我国是碳纤维消费大国,2007年进口量达到了8000多吨,占世界总量的1/4强。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李克健透露,2002年以来,中国碳纤维发展态势良好,已有10余家企业从事碳纤维生产,在建拟建生产能力超过1万吨,规划建设能力超过4万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碳纤维发展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生产能耗大,质量低,稳定性差,成本高,由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国内企业目前尚未掌握完整的碳纤维核心关键技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等。

  为此,师昌绪等专家建议,应利用973项目和碳纤维及国家复合材料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质量监管,扩大应用领域。此外,国家在保护新生产业发展同时,还要合理引导,规范发展,避免盲目建设、遍地开花。

  那么,制约碳纤维水平提高的“瓶颈”是什么?本次会议另一名执行主席、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坚告诉记者,在近30年来碳纤维研发中,我国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苦努力与经历无数次失败后,认识到PAN原丝水平落后是制约碳纤维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相关的基础性研究严重滞后和薄弱,若干深层次的科学问题仍然亟待解决,极大地制约了我国高性能PAN碳纤维的发展。

  “近年来,碳纤维得到了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其重要性、紧迫性史无前例,同时该领域涉及高分子、无机和有机化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高度交叉,化学工程、纤维成型、自控、机械等多工程技术高度集成,并且没有国外的样品和技术作为借鉴对象,只有充分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支撑、先进的工业技术保障、严格的工艺和质量管理保证,才有可能取得高性能碳纤维的突破性进展。”本次会议执行主席杜善义院士说,本次会议通过凝练碳纤维及其原丝制备中若干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围绕聚合反应控制、纤维成型等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