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莲湖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昨启动 |
作者:王红梅 文章来源:新闻午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23 10:51:5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昨天,在淀山湖下游的大莲湖工程现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大莲湖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启动。这对于提升黄浦江上游水质,保障本市饮用水安全有重要意义。启动仪式由青浦区政府、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举办,并得到上海市发改委和市科委的大力支持。 生态岛将吸引鸟儿安家 面积为150亩的大莲湖示范块区域,昨日启动建设。“那里将有岛有水有植物,可吸引野鸭子、鸬鹚等游禽,和大小白鹭等涉禽前来安家。”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安树青表示,该示范项目有四个目标:修复湿地、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扩大容水量。 据悉,这里原有的鱼塘,将被填挖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生态岛,引进不同的植物带对水质进行净化,并在水体中放养各种水生动物,形成完整的湿地生物链,使大莲湖活水长流,生机盎然,通过引水口与黄浦江进行循环、交汇。 记者在设计图上看到,两个岛屿形状像椭圆形,水最深两米多,岛最高逾三米,植物设置从上到下依次为森林湿地带、灌丛湿地带、挺水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在大岛有湾处还要种植扎根浮叶植物;周边只建挺水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在留存的塘埂和向上填土区将种沉水植物。其中,14000平方米的挺水植物,一年可去除总磷301公斤,总氨39.2公斤。 水生植物面积将扩大到三倍 为工程提供技术保障,市科委组织开展为期2年的“淀山湖区域(以大莲湖为核心)湖滨带污染控制及湿地修复示范项目”。项目将在500亩启动区内,开展大莲湖土地塑造与河道水系调整技术研发等5方面技术攻关。 负责该科研项目的华东师大生命科学院教授王天厚对记者表示,课题组将研究自然养鱼的方法;并种植水生植物,使面积扩大到现在的3倍;使水质由目前的四类水,提升到三类水标准。王天厚介绍说,修复工程不使用农药、化肥,并种植草坪、乔灌木等各类植物,“两年后,预计这里能听到蛙鸣”。 此外,王天厚还透露了第三个工程计划,包括根据需要沿淀山湖周围,设置500米宽的隔离带,对有农药污染的地方针对性治理;利用湿地自然净化系统,将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等。 “水源伙伴1+1”活动招募市民参与 “原来只是听说淀山湖是一个湖,具体什么样也不知道。”初三年级的徐禾嘉同学和父母来到启动仪式现场,和当地居民结对子,参与 “水源地保护1+1”活动。徐禾嘉的父母认为参加该活动很有意义,可通过博客等途径,向更多未能来到现场的上海市民,介绍水源地的情况。 “淀山湖区域处于黄浦江上游,是上海重要的水源地。大莲湖则在淀山湖下游,淀山湖水在此经由拦路港(河流)注入黄浦江。因此,在“枢纽通道处”实施保护,对提升整个黄浦江水源地水质有重要意义。”有关负责人表示。 “水源地保护1+1”活动将通过实地互访、博客交流、日记、影像记录等形式展示水源地现状、面临的威胁及城市水环境状况等,激发公众保护水资源。居住在上海、家有10-16岁的孩子并愿意参加活动的家庭可发邮件到info@greensocc.org索取报名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