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香港 设立年度“绿色学校奖” 澳门 报上刊登趣味环保游戏
作者:王雅  文章来源:深圳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 14:23:3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记者王雅报道 昨天,来自香港、澳门的环保专家及学者介绍了当地学校在开展环境教育中的一些实践经验,而深圳负责评审绿色学校的专家也介绍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学校如何践行环保的行动,他们更注重趣味性、游戏性的环境教育,颇吸引众人的眼球。

  香港:每年设定特别主题

  来自香港环境保护运动委员会的秘书、高级环境保护主任黄汉伟介绍,他们于1995年便创办了“学生环境保护大使计划”,培养学生对环保的责任感,并鼓励他们采取积极行动,改善环境。该计划包括不同类型的活动,配以比赛挑选“杰出学生环境保护大使”,随后,又将活动扩展到不同范畴,如:童军、女童军、崇德社、基督少年军、少年警讯等。2000年,香港设立了“香港绿色学校奖”,鼓励学校制定环境政策及执行环境管理计划,培养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对环境友善的态度及鼓励他们实践环境生活。每年都设定特别的主题,如针对校园使用一次性餐盒的问题,提出了“环保午膳”,不断为绿色学校注入新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轻老师在文书上的负担,评审在第一阶段时不需递交支持文件,以减低学校因大量文书工作而对奖励计划产生抗拒感。

  澳门:设计趣味环保游戏

  来自澳门环境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黄世兴则介绍了澳门开展环保教育的情况,为加强教师对环境教育的认知,举办了“暑期教师环境教育课程”,为推广学校的环保教育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充分利用众多影响力、覆盖面广泛的社团,通过合办、协办、资助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多举办环保教育的活动,倡导活动多元化。如: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交竞选“地球卫士”环保奖项的申请;在各大报刊登“环保填字游戏”及“环保迷宫游戏”等题材的趣味性环保游戏,让市民通过游戏强化环保意识;首创了“澳门环保酒店奖”,让酒店业把环保理念贯穿到酒店管理和服务中……同时,澳门还出版了一系列环保科普丛书,生动有趣。

  国外:不缺资金但绝不夸大形式

  而深圳市绿色学校评审专家库成员龚湘玲则以到美国各校考察拍摄的照片为例一一讲解了发达国家虽然并不缺少资金投入,但仍从每一个细节“教育”学生要学会循环利用物资、废物再利用的节约、俭朴意识,如:考察的10多所学校竟然都没有一个专门的会议室,全部都是利用活动室、图书室等场所,充分利用空间;学生搞活动的道具、服装都是自己制作,绝不提倡花钱购置新的……

  一位环保专家就此阐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这种理想需要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诸多变革,这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挑战性工作。在中小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就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不仅培育了具有较高环境素养、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一代公民,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措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