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部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化三大难题待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4 9:46:0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记者在湖北、江西等地采访发现,目前各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非常积极,但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截污管网严重不足,水污分离滞后,造成污水不足,大量污水处理设施能力闲置。

  江西南昌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李云峰介绍,南昌市日供自来水100万吨,已有城镇污水处理能力81万吨,按照供水与污水1:0.8的产生比例,南昌市城镇生活污水实现了完全无污染排放。

  但记者发现,由于缺乏截污管道,南昌市大量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处于闲置状态。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的一期项目日处理污水能力为20万吨,但实际日处理污水不足10万吨,由于污水与雨水混合在一起,有时候进入处理厂的污水水质竟然比国家排放标准还低。南昌市象湖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达到20万吨,但实际日处理污水量也只有几万吨。湖北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统计,全省约40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平均实际运行负荷率约为60%。

  截污管道不足,水污分离滞后也导致污水浓度不足,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首先,污水“太干净”了,企业和政府为“雨水买单”。记者采访发现,南方不少地区尤其是原来生态情况较好的省份,污水浓度不足竟然也成为制约城镇污水治理市场化的一大因素。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需要的污水COD浓度为250-275毫克/升,但进入的污水COD浓度有时仅有70毫克,比一些污水处理厂出去的水还干净。究其原因就是截污管道不足,水污分离滞后,大量雨水进入污水处理厂。

  其次,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难分离,污水“太脏”了。中国水务集团荆州市中水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树说,一些地区工业污水排放与生活污水排放根本就没有分离,工业污水与城市污水混合后,污水浓度经常超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甚至一些工业污水里还含有抗生素等,大量杀死处理厂的生物菌,造成污水处理厂不时“罢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污水处理厂近800个,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为57%左右,年产生含水湿污泥在1500万吨以上。而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我国将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4500万吨,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

  目前,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等中部地区都在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力度。江西将从2008年开始至2010年,新建县市污水处理设施80座,确保每个县市至少建有一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90万吨;去年以来,湖北也有10多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将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约80万吨。伴随而来的是污泥大量集中出现。

  但记者采访发现,城镇污水处理中污泥的无害处理问题并没有引起地方足够重视,绝大多数地方都缺乏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有效设施和手段。这将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二次污染隐患。

  亚洲环保控股有限公司南昌鹏鳐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纪仁华、柏树等人分析认为,一些地方政府不应认为将污水放进污水处理厂就万事大吉,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上游诸多环节还要理顺,而下游出现的污泥问题也要引起重视。

  一是完善污水处理费体制,加强对污水管网建设投入。记者发现,管网建设滞后,既有投入不足原因,也有历史原因。荆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明春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比例中,是三分建污水处理厂、七分建污水管网。“十一五”期间,湖北省要规划新建79座污水处理厂,约需资金43亿元,而配套的管网建设需要资金近百亿元。污水处理厂建设可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可更为庞大的污水管网建设资金只有依靠政府投入。

  其次,要将污泥无害处理纳入地方节能减排考核体系,从体制上杜绝二次污染。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