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二氧化碳有了新“克星”——深海沉积物可让碳永久封存海底
作者:毛黎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7 10:28:0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华盛顿2月4日电(记者 毛黎) 人类在生活中不断向地球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科学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为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未来急剧上升,人们一方面试图通过改变社会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则在设法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海洋富含天然铁养分的水域不仅浮游生物丰富,而且该水域下海底沉积物含碳量大大高于天然铁养分含量少的海底沉积物中的含碳量。他们认为,海水中的铁养分在帮助海底沉积物吸收和积存二氧化碳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海水中的铁养分将碳从空气中传递到了海底的沉积物内。该研究成果为人们未来利用海底沉积物存储二氧化碳提供了线索。

  海水中的铁养分是浮游生物十分重要的微量营养成分,科学家认为南大洋大片水域生物产量因铁养分少而受到了限制。然而,在科学家研究的南大洋岛屿下游的水域中,他们观察到了丰富的浮游生物,并推测可能是岛屿通过某种方式为周围水域提供了铁养分。他们同时发现,含铁养分的海域除浮游生物丰富外,其水面吸取二氧化碳的能力是缺铁养分水域表面吸取能力的两倍至三倍。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具有铁养分水域的海底3000米处沉积物中含碳量是贫含铁养分水域海底沉积物中的两倍至三倍。

  该国际研究小组由英国南安普顿国家海洋中心的雷蒙德·帕洛德领导,美国伍兹霍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学家马修·查瑞特和其他科学家参与了研究。该国际研究小组于2004年至2005年在南大洋北界、南非东南方向距南非2200公里的克罗泽群岛和高原周围的海洋进行了实地考察。科学家将克罗泽群岛北部水域视为自然实验室,因为每年春季这里会涌现出难以计数的浮游生物,它们覆盖了大约1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克罗泽群岛南边的水域仅仅是在春末时浮游生物出现小规模、短时期的繁荣。

  查瑞特介绍说,发现克罗泽群岛南、北海域的差异后,研究小组的科学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北部水域中的铁养分从何处而来。由于群岛上裸露的地表少,因此不可能是由风将地表土壤中的铁养分吹起随后落入水中。通过对群岛周围海水经过取样并对其中的镭同位素进行分析后,他们认为北部海域中铁养分的源头是群岛和高原周围浅海的沉积物。

  科学家的第二个问题是群岛南、北两处海域深海海底沉积物中含碳量是否会因铁养分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别。利用海底沉积物获取和分析技术,他们首次发现富含铁养分的群岛北部海域水下3000米的沉积物中含碳量远远高于南部深海海底沉积物的含碳量。此外,沉积物的记录显示,含碳量的差异从1万年前的全新世(Holocene)就已经存在。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多种应对全球变暖的方案,其中包括在海洋中人工创造富含铁养分的海洋促进浮游生物的增殖将碳封存于深海。查瑞特表示,此项首次显示南大洋海域中浮游生物因自然铁养分作用而增殖的研究工作,对人们未来将碳封存于深海海底提供了潜在的途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