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守望家园:某些地方政府为何成污染帮凶
作者:赵永新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7 8:14:0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12月2日上午九点多,办公室的同事突然给我家里打电话,说有两个农民要见我,并说是跟我事先约好的。

  我一边急匆匆地披衣穿鞋,一边纳闷:并没有人约我今天见面,究竟是谁呢?

  一进办公室,便见穿着棉袄的一男一女,坐在我的办公桌前等候。一见我进来,他们立即异常谦恭地站起来,向我问好,满上有些惶恐和不安。

  我马上明白了,是来反映问题的——如果不是说“与我约好的”,他们如何进得了有两班武警站岗的办公楼呢?

  原来,这两位来自河北石家庄辛集市锚营村的李姓农民是父女俩。事情的大致经过是:几年前辛集市“组建”的三个制革工业区之一——锚营制革工业区,在距离他们村子数百米的地方安家落户。此后不久,工业区管委会在老李的梨园南边的烟碱滩上(其实是征用的土壤肥沃的良田),用推土机掘出约5个80米长、90米宽、深150米的大坑,当作废物填埋场。之后,每天都有装满散发着恶臭的污水、废渣、污泥和垃圾的大卡车,从工业区开出,把废物倒进这5个土坑里。很快,这5个土坑便被皮革工业区的“副产品”填满,坑内散发着熏天的恶臭。去年,污水居然两次从土坑溢出,流到他的梨园里。他那正值壮年的赖以买米买盐的63棵黄金梨,便在臭气和污水的双重“关照”下,相继落叶、死亡。

  在老李的强烈要求下,省、市两级环保局都曾派员现场督查,认定污染严重,理应赔偿。重重压力之下,管委会和村委会经“研究”,决定,一棵梨树赔270元,并“征收”老李承包的的梨园,1.5亩的“征地费”为1.156万元——他们并“照顾”老李腿有残疾,多补偿1万元——总计赔偿费4万多元。

  “为什么要强制征收我的承包地?我的黄金梨至少还能结果10年,为什么一棵树只赔几百元?5个垃圾坑造成地下水和土壤严重污染,使许多村民得了怪病,恢复水、土和村民的健康损失费用怎么说?……”较真的老李当然不服,多次向村委会、管委会、上级政府和新闻界、法律界反映、呼吁。

  “环境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污染造成的损失和恢复费用应由污染者负担。可是,我怎么也想不通,地方政府居然成了污染的帮凶,不但不帮我这个受害者,还千方百计压制、打击我!?”老李怎么想也想不通。

  后来发生的事情更让老李始料不及:村委会不仅“代表”他在征地协议上签字,还找人监督他的行踪,甚至到他家里偷他保存的上诉材料;管委会把他叫到工业区的办公室暴打一顿,威胁他“不许胡说”;省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前来采访,却被上级政府“请”了回去,做好的片子、写好的稿子全被“毙了”……

  “我现在成了村里的‘瘟神’,大家都躲着我,也没人敢找我家里串门儿;我到哪里都有人跟着……这次来北京是凌晨两点偷着跑出来的……”说到此,老李浑身直打哆嗦。

  凭借老李提供的照片、材料和环保部门的批文,我想老李所讲的应该是真的——有谁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撇家舍业,变卖不多的口粮,在寒风刺骨的冬天拖着一条病腿,风餐露宿,到人生地不熟的首都告状呢?

  “某些地方政府成了污染的帮凶”——用流行的话说,是“充当不法排污企业的保护伞”,发生在环境保护被定为基本国策、科学发展观成为时代强音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今天,实在是令人费解。然而,这样的事例我早已不止一次地听环保部门的朋友讲过,也曾耳闻目睹过:有的在招商引资时“指示”环保部门对重污染企业开“绿灯”,甚至帮忙伪造“环境影响报告书”;有的在上级部门来检查时为不法企业通风报信;有的居然出台土政策,不准环保部门到重污染企业检查;有的在东窗事发后找上级领导说情,有的托“首长”把电话打到电视台、报社,或用“领导指示”硬压,或以刊播广告、征定报纸为条件,不准刊发做好的报道……

  政府原本应对地方的环境质量负责,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而某些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如此关照有加、呵护倍至,到底是为了什么?据知情人讲,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片面到疯狂地追求GDP增长,以求保官升迁;二是与不法企业有割不断、理还乱的利益关系,谋一己之私利。

  据我了解,老李的遭遇还不算惨烈。因为要为自己被严重侵害的环境权益“讨个说法”,有的农民被扣上“扰乱社会治安”、“危害生产秩序”等罪名而锒铛入狱,有的污染受害群众被“身份不明人员”纵火焚家乃至殴打致残……

  留下了相关的材料后,我送老李父女出门——老李说还要到有关部门反映,不管有没有用。在瑟瑟寒风中,目送他在女儿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远,心想,在全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老李的合理诉求,应该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可以安度晚年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