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秸秆可作清洁能源
作者:李玉芳 闫艳 高…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24 23:42:3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如何处置秸秆成为一道难题。而江苏省金坛市通过秸秆发酵产气、食用菌培植、科学还田、秸秆造粒,截至2008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6.8%,走出了一条生态、环保、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近日,由江苏大学完成的“秸秆清洁能源”研发项目又落户金坛,深受农民们的欢迎。

  金坛市作为农业大市,全年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达53万亩,全年秸秆生产总量达30万吨。为加强秸秆的有效处理,早在2006年,金坛市就在直溪镇汀湘村率先推广农村秸秆户用沼气,并承担了江苏省和常州市“麦秸秆大面积还田车轻简稻作技术集成示范”、“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研究”与“秸秆全量还田在机稻米生产中的应用”等项目研究,均获得成功,有效地解决了秸秆大面积还田遇到的秸秆粉碎度差、田间分布不均等难题。秸秆还田13万吨,占秸秆总量的42.1%。

  不久前金坛市采用江苏大学“秸秆清洁能源”技术,利用作物秸秆,通过制气炉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可以像煤气一样采用管道输送,干净无味,可燃性好,燃烧值高,既可用于烧茶煮饭,也可用于洗澡淋浴,设备价值低廉,材料来源广泛。

  据了解,这是没有污染、洁净环保、安全的新型能源。生产和使用方便快捷,生产过程仅需粉碎和压缩成块,不仅安全,还可以降低生活成本。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以每年每户用10瓶煤气计算,所需费用是1000元,而使用秸秆颗粒一年的价格只是煤气的1/4,仅需250元。若建立较大型的秸秆颗粒厂,农民还可以从出售秸秆中增加收入。

  为加强清洁生产,实现秸秆综合利用,金坛市各镇(区)都成立了沼气协会,建立了生活垃圾、废水及秸秆沼气试点,朱林镇黄金村还成立了秸秆专业合作社。

  秸秆的有效利用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促进了农业良性循环,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金坛市作为“食用菌之乡”,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的成功应用成为秸秆综合利用一大亮点。小麦、水稻和油菜秸秆成为食用菌环保、生态生产的最佳原料,年消耗各类秸秆4.3万吨,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14.5%。

  此外,金坛市还积极推广秸秆户用沼气,直溪镇汀湘村还建立了沼气集中供气站,全面实现整村户用沼气改造。截至2008年底,金坛市共建成户用秸秆沼气2000余座,年消耗秸秆4.3万吨。

  据悉,到2010年,金坛市秸秆利用率将达98%以上,基本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将以洮西镇秸秆食用菌栽培为依托,加大食用菌秸秆培植力度;在朱林、直溪等镇发展秸秆气化和秸秆集中供气,在朱林镇建设1个500立方米的秸秆供气站,在直溪镇汀湘村再建设1个300立方米的秸秆集中供气站,并使以上区域内秸秆作为工业原料率达98%以上。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