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太湖藻密度大大低于去年
作者:杨健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9 10:13:3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每到天热,太湖水质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记者昨天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沿湖主要饮用水源地藻类密度同比减少35.5%,蓝藻聚集最大面积同比下降72.9%。

  尽管不能保证蓝藻水华不再出现,但专家一致认为今夏太湖将不会发生类似“黑水团”的事件。在无锡监测点,无锡市环保局局长刘亚民告诉记者,一个月来,监测到的平均藻密度为每升湖水2000万个,而2007年发生供水危机的时候超过1亿个。此外,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和总磷的平均浓度分别比去年都有20%左右的下降。

  为了治污关闭上千家企业,对无锡的经济增长有没有影响?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关闭1421家污染小化工,为无锡市的产业转型腾出了发展空间。从数据上看,去年无锡的增长仍高于全省平均数,因此没有对增长造成很大影响。杨卫泽说,“无锡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哪怕放慢一点速度、放弃一点利益。没有一点牺牲精神,生态文明就搞不好。”

  跟目前长三角许多城市大街上看到的情形一样,无锡也到处是工地。这不是在造地铁,而是在铺污水管道。今年无锡市委市政府下达了硬命令:在2008年完成污水处理厂全覆盖的基础上,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污水主管网“全覆盖”,主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按照目前每天延伸一公里的速度,这个目标将在今年6月底提前实现。上个月,无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控源截污推进行动,将无锡市划分为4172个片区,对每个片区的不规范排水行为逐一开展排查整治,要用3年左右时间截断全市所有的污水排放口,实现排水用户全接管、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厂全提标为一级A。这种污水治理体系已达到了欧洲标准。

  “以前治太成本最高的是挖泥清淤,但源头不控制,花再多钱也白费。”一位专家说,如今无锡能够做到蓝藻打捞、清淤、截污、入湖河流整治、湿地生态修复同时进行,多管齐下效果会好得多。

  “治污不治官,一切都免谈。”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对民间流传的这句话非常赞同。投入是措施,制度是根本。“治污”若不与“治官”联系起来,就将前功尽弃。为此,无锡相继出台了《治理太湖重点工作考核办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工作问责办法》等“一票否决”制度。这些制度延伸开来,就形成了许多新名词,如“河长制”、“环保法庭”、“排污权交易”、“企业污染公开道歉”等。不仅为了恢复太湖的万顷碧波,更为了将来环境的长效保护。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