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新型沙漠种植技术带来绿色希望
作者:刘洋 唐亚楠  文章来源:中国信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20 22:19:3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型沙漠种植技术带来绿色希望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及荒漠化分布较广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沙漠的总面积为12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7。已经荒漠化的土地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另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

    随着土地沙漠化的加速,突发性风沙灾害愈演愈烈,防沙治沙不容忽视。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项治沙方案,例如,可通过铺设草方格、埋设防沙障等方式固定沙丘,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张;推行土地的集约式经营,严禁过度放牧,提倡轮耕、休耕,保持土壤肥力;优化种植结构,有条件的实行精准灌溉。该类地区还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之外一些经济附加值高的工业,粮食可通过购买其他地方产品的形式来解决,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更好的治理沙漠化,控制荒漠化的扩大。

    内蒙古乌海市王树清发明的涉及一种沙漠种植技术(申请号:200810108393.2),具体涉及灌木及植株大小与灌木相仿的植物在沙漠中的种植方法。沙漠中种植沙生植物可防风固沙,治理生态,改善自然环境。灌木及其他矮小沙生植物是沙漠种植的常见植物。这些植物尽管植株较小,但在沙漠中种植,由于流沙的流泄,需要挖出相对较大的树坑。另外,新苗植入后,还需要浇足够的水才能保证成活,沙漠中不仅水资源紧缺,灌溉引水或输送水也十分困难。传统的人工挖坑——植苗——填埋——浇水的种植方法,费时费力,水的消耗量相当大,种植效率低,树木成活率偏低。

    由王树清发明的沙漠种植技术即“苗随水走”,其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省工、节水、效率高、成活率高的沙漠种植的方法。该方法适合种植主茎细、植株矮的植物。沙漠种植的方法,包括水源、主水管道末可设几个分支水管道以分头进行种植作业。为了便于收、放水管道使用软管,分支水管道末端有约1米的一段硬管道以便进行孔洞的冲击操作。

    这种种植方法适用于任何水源。种植时,将水管末端垂直指向地面植点,水冲击沙地打出孔洞,直至孔洞深度达到种植的需要。将植株植入孔洞中,填迈孔洞。

    该发明利用沙漠的特点,用水冲击沙地,打出可供细小植物种植的孔洞,免去了人工锹挖树坑的繁重劳动,而且由于树坑相对很小,冲入的水即可保证新苗需水,省水的同时还省去了另外取水浇新苗的劳动。“苗随水走”,既节省程序,填埋扎实,提高了新苗成活率。可设几个分支水管道同时作业,提高效率。操作过程中还利用了在沙漠中很容易就能打出小口径井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水源的问题,小口径井在种植之后成为浇灌用水的水源。王树清发明的沙漠种植技术投入少、省人工、效率高,是传统挖坑种植的5倍,苗木成活率高50%,节约水资源80%,简便易行,因地制宜,该发明是一种很好的充分利用沙漠环境条件进行流水化作业的种植方法。

    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林业局2005年1月18日宣布,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我们相信,采用了该项发明以后,我国在治沙防沙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大的突破,该项发明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防沙治沙技术。 □ 刘洋 唐亚楠\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