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保护生态促发展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华东新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31 8:43:3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最近,以国家环保总局自然司司长彭近新为组长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组一行,对江苏省滨海县近几年的生态建设之路给予高度评价,一致同意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滨海县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和好评。 滨海县历史上由于交通落后、信息不畅等原因,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处于低谷。直到2000年底,还戴着省农民负担、信访、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重点管理县以及扶贫重点县等5顶“帽子”,主要经济指标在苏北26个县(市)中的排序全部靠后。 面对全县人民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2001年以来,滨海县委、县政府在省市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终于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2003年财政总收入、人均财政收入比2000年分别上升6个位次,被省政府表彰为“财政收入登台阶先进单位”。2004年前11个月,在盐城市考核公布的8项经济指标中,该县有7项增幅排名第一,其中财政收入3.4亿元,增幅28.2%。 发展生态农业是滨海县坚持科学发展的一项重点。本着“宜菜则菜、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养则养”的原则,构建了“南水、北林、西果、东特、中菜”五大生态农业格局,粮经种植比例调整到5.5∶4.5。渠南乡镇成为绿色大米、有机大米和特种水产品生产基地,五汛镇有机大米生产基地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和OCIA(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的认证,已建成生产基地8000亩,“北坍”牌有机大米已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2001年开始,滨海掀起4轮植树热潮,林业工作连续3年夺得盐城市第一,去年还捧回全省第一的桂冠。 滨海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暂时的快速发展,决不在产业转移中形成“包袱”或污染转移,决不以降低吸纳标准为优惠政策。精心打造项目集中区,有效防止村村点火、处处冒烟,3年来累计投入近2亿元,先后在荒碱、低产地上建成工业项目集中区和化工项目集中区,将分散的较大工业项目及新引进项目统一搬迁到两个项目集中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近年来先后否决重污染和不符合产业政策项目30多个。目前,工业项目集中区和化工项目集中区已分别落户80多个和100多个项目,协议总投资分别达19亿多元和35亿多元。仅以不到全县百分之一的土地,接纳和承载了90%的工业投入。 滨海按照生态的要求建设城市,靠市场化运作的新县城,3年累计引进各类城建资金35亿元,拉开6个功能区建设框架。县财政不贴钱、干群不集资、办公不影响,以置换的方式成功地将房屋破旧、设施简陋的原县政府大院整体出让给张家港客商,并以这笔资金新建行政办公中心,拉开了新城区建设的序幕。在建设过程中,滨海坚持打造生态人居环境,去年投入近亿元,新增绿地76.3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8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2%。 2002年以来,科学发展使滨海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穷县,先后吸引了92个省内外的市县党政代表团前来参观考察。 《华东新闻》 (2004年12月31日 第三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