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循环经济之路越走越宽广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28 17:38:1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联合组织的“循环经济专家行”6月10日—18日来到山东,20多位院士、专家参与考察调研,为循环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这次考察调研的企业,不少都是耗能大户。面对资源环境的沉重压力,这些企业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途径,扩大了企业生存发展的新空间。 在莱钢集团,专家们了解到,企业靠技术攻关,建立了铁素、非金属固体废弃物、二次能源和水资源等4条循环链,吨钢耗水下降到3.41吨,连续6年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集团钢产量从200万吨增加到1000多万吨,新水消耗总量基本没有增加。国家发改委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冶金系统节水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其经验。2006年至2008年,企业节约折标煤38.9万吨,累计实现循环经济效益25亿元。 在新矿集团,“以矸换煤”绿色开采、高效煤粉锅炉和矿山设备再制造等新技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为减少地面塌陷和提高资源回收率,新矿集团多种方式充填煤炭采空区,以矸换煤,实现了矸石“不转移、不升井、不上山”。去年集团有11座矸石山拆除了矸石运输系统,减少煤矸石排放298万吨,以矸换煤240万吨。这一技术及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奖。 海化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海水一水多用、逐级开发,形成了以盐化工、石油化工为主导,热电、精细化工、物流等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十五”以来,企业营业收入保持了年均40%以上的递增。 一次次参观考察,一次次座谈交流,专家们情绪饱满,热情高涨,积极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找问题、扩思路。企业家们也积极互动,提问求教,了解行业内外的前沿信息。大家形成共识:循环经济前景广阔路子宽,大有奔头。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冯怡生见到院士、专家们特别高兴。冯怡生告诉记者,“鲁北集团能成为我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建成了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这些院士、专家都付出了大量心血。” 过去,磷肥企业每生产1吨磷铵要排放3吨至4吨磷石膏废渣。鲁北集团经过多年探索,建立了“磷铵、硫酸、水泥联产”生态工业产业链,使上一道产品的废弃物全部成为下一道产品的原料,破解了磷复肥工业废渣污染的世界难题。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探索建立了海水一水多用、清洁发电、盐碱联产等多条生态工业产业链。 山东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说,无机化工大都污染严重,鲁北化工靠循环经济实现了清洁生产,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佼佼者,很不容易。他建议,要继续加强创新研究和技术推广,推动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陪同考察调研的山东省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主任郑晓光告诉记者,山东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再制造、环保、新资源、减量化、资源化等产业发展,推动全省科学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