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沟被遗忘的死水 黄塘河沿岸生活垃圾难解决 |
作者:徐建全 叶有达 文章来源:梅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7 2:22:5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近年来,梅州市大力开展城市综合整治和城乡爱国卫生运动,使城市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黄塘河流经梅城河段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卫生问题仍比较突出,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与梅州市实施“生态梅州”战略以及“创卫”、“创优”不相合拍。 垃圾:“头号污染源” 黄塘河是梅江一条较小的支流,源于干才水库,流经城北扎田、环市路、溪唇古屋、中高峰、渡江津流入程江河,最后汇入梅江,全长约15公里。它流经梅城的河段约4.5公里,其中约有2公里流经农业生产区,约2.5公里流经居民区(包括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该河段也是生活垃圾污染比较严重的流域。 生活垃圾成了污染黄塘河的“头号污染源”。在黄塘河溪唇古屋至程江河交汇处短短几公里河段,附近一些居民长时间乱倒乱丢形成的垃圾堆随处可见,河沟里、河岸边到处漂浮、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沿岸两边有不少农业生产区,一些田地租给外地人种菜、种果,居住在那里的菜农果农把生产生活垃圾丢入黄塘河内。沿河许多居民为了贪图方便,将垃圾装入尼龙袋丢在河堤上、河岸边、桥孔下。短短数公里河段(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堆生活垃圾,量多的达数吨,少的也有数百公斤。下中高峰桥以下水面的垃圾多得吓人,漂浮的垃圾盖满河面,与生长在河内的水浮莲混杂在一块,部分水域被垃圾污染得发黑发臭。 整治: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整治生活垃圾和污水,环卫部门按照市政府《关于梅州城区实行上门收运生活垃圾的通告》精神,早在2000年4月便已开始在黄塘河梅城段两岸的居民住户、门店、单位实施上门收运生活垃圾服务,从而减少生活垃圾入河的现象。但仍有不少住户为了“节省”每月8元钱的收垃圾服务费,拒绝环卫工人上门收运垃圾,反而把垃圾丢入黄塘河;有关部门也在黄塘河堤上竖起“禁止在河堤范围内倾倒垃圾杂物,违者依法重罚”的警告牌,但沿河倾倒生活垃圾、淤泥的现象仍很普遍,整治清理效果不理想。 对策:联防联治 整理黄塘河垃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环卫、城建、水利、环保等部门,必须建立综合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多管齐下、各方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整治效果。一要明确职责。整治黄塘河的关键在于清理生活垃圾和疏通河道,必须明确清理黄塘河生活垃圾的牵头单位,以牵头单位为主导,有关部门配合,实行联防联治。要研究制定清除生活垃圾的方案,并落实整治资金,把整治工作与黄塘河水利工程建设、城市管理综合起来考虑,以提高综合整治效果。黄塘河流经河段所在乡镇、办事处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制止垃圾入河。要突出重点,组织力量对河道内的生活垃圾和河床淤泥、河障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保证水流畅通,增强自净能力,改善环境景观。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对乱投垃圾的违法行为要从严实施处罚。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黄塘河城区段附近的所有居民全面实行上门收运生活垃圾服务,对拒绝服务者依法处理,从源头上杜绝沿河居民乱丢乱倒生活垃圾入河的现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