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要投资7000多万元拯救和保护普氏原羚
作者:记者吕雪莉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9 8:56:5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西宁1月8日电(记者吕雪莉)记者自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总投资7265多万元的普氏原羚拯救保护工程今年将正式实施,备受世人关注的这一极度濒危物种将得到有效保护。

  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董建生介绍,即将实施的这一项目名为普氏原羚野外种群保护站建设工程,是整个普氏原羚拯救和保护工程的一期工程。项目将新建保护站4处,新增建筑面积660平方米,栖息地禁牧3000公顷,人工改良草场120公顷;新增补饲点、补水点4处,新建迁徙通道4公里等。建设范围为青海湖东部、东北部和西北部的普氏原羚分布区,包括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哈尔盖、海晏县的克图、托勒等地,项目区面积为102500公顷。普氏原羚拯救保护工程预计10年建成。一期项目投资357万元,将于今年建成。栖息地的丧失、破碎和相互隔离是普氏原羚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一期工程的建设将使普氏原羚栖息地得到有效改善,并且通过人工补给的办法,解决普氏原羚种群取食、饮水的困难,使野外种群得到休养生息,尽快摆脱濒危的处境。

  普氏原羚也叫普氏小羚羊,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羚羊专家组在《全球羚羊保护行动计划》中名列首位的濒危羚羊类物种。这一珍贵的物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西北、华北地区。目前仅在青海湖周边地区有少量分布,数量仅存300余只。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