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海举生态旗打生态牌 |
作者:周东平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19 10:25:4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本报西宁7月18日电 (记者周东平)青海省民和县境内兰青铁路、青藏公路沿线的“硅铁走廊”内,18家铁合金、电石冶炼企业年上缴利税占全县工业企业上缴利税的51%,但也将滚滚浓烟排向天空,“硅铁走廊”成了全省闻名的“黑色走廊”。民和县去年开始对这些企业实施污染整治,到今年5月底已关闭29台铁合金矿热炉。到年底,剩余3台铁合金矿热炉也将关闭。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省委书记强卫表示,青海的生态不仅关系青海的发展,而且关系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 青海加强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在三江源地区,GDP不再作为干部考核指标,不发展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工业,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进展顺利,规划的22个子项目已有20个启动实施,完成退牧还草2560万亩、封山育林249.6万亩、鼠害防治8122万亩、水土保持30万平方公里。青海省环保厅日前发布的《2008年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8年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水质总体为优。 为修复青海湖的生态,投资16亿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已经启动。以西宁市境内的湟水及北川河、南川河构成的“三川汇一水”的河流水系治理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把西宁建设成“青山环抱、碧水荡漾”的高原山水城市。青海还坚持不懈防沙治沙,到2008年,全省累计防沙治沙面积84万公顷,相继建成香日德、沙珠玉、诺木洪等一批高寒沙漠绿洲。 青海在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的进程中,举生态旗,打生态牌,构筑稳固的高原生态安全屏障。青海启动生态畜牧业体系建设,预计到2012年,基本形成科学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雏形。青海还通过发展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等不“消耗”生态的产业,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2005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青海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循环经济发展区域之一。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首次实现下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