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德国人均每天消耗五千多升“虚拟水”
作者:顾钢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8 11:31:4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柏林8月7日电(记者顾钢)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表了一份名为“虚拟水”的研究报告,报告称德国消费者每人每天平均消费5288升“虚拟水”,其中半数是来自于国外的进口产品,而这些产品的产地往往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报告提醒人们增强节约用水意识。
  “虚拟水”既包括人们直接饮用和使用的水,也包括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水。德国每年消耗1595亿立方米水,平均每人每天消耗5288升水,其中124升是直接饮用或洗刷用水,其余则是所谓的“虚拟水”,例如生产咖啡、牛肉、衣服等产品所消耗的水。一个汉堡包含有2400升“虚拟水”;一件T恤衫含有4000升“虚拟水”。咖啡、牛肉、棉花等这些产品通常来自巴西、阿根廷、印度等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因此,世界自然基金会水资源专家多罗特·奥古斯特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意识到“虚拟水”的存在,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做到理性消费。

  “虚拟水”概念是1990年英国科学家约翰·阿兰提出来的,目的是了解特定产品的整个生产链所需消耗的水。这个概念不仅在学术界得到了应用,也引起了政治家和商家的注意。2008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水资源周大会上,阿兰因提出“虚拟水”概念被授予水资源奖。

  世界水资源的分配非常不均匀,然而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通常还是“虚拟水”的进口国,而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却是“虚拟水”的出口国,因为发达国家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所包含的“虚拟水”较少,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低价值农副产品和日用品所包含的“虚拟水”较高。“虚拟水”概念又被形象地比喻为“水的脚印”,产品在生产、包装和运输等过程中消耗的水,会像水的脚印一样消失而不被人注意,但整个生产链中水的消耗是客观存在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希望借助“虚拟水”的概念,提醒人们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节约水资源。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