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能源战略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
作者:陆勤 颜彪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1 23:26:2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低碳经济”是21世纪气候变暖和化石能源危机出现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在美国宣布推行“低碳经济”以来,我国将新能源提升到战略地位的意图不断清晰。 我们必须看到美国对京都议定书态度的转变和对于推行碳排放交易的种种努力,他们在创造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他们更是在主导这场全球进行的新能源革命。我们必须尽早进入这场全球化的争夺,并占据相应的制高点。 国家层面即将出台的新能源规划对风能、太阳能、核电规划目标大幅扩容,地方新能源规划相继亮相,生物能源行业政策不断出台,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引人遐想……这都将为电力设备行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从对能源局关于即将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新能源产业具有光明的前景;二是早期仍需要政府和地方政策和社会投资拉动市场需求;三是未来市场一旦成熟,行业整合不可避免,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从已公布新能源发展规划的省市看,其新能源发展具备以下特点:结合本地区的优势,实现重点突破。例如江苏的光伏、山东的光热,上海的核电和风电等;实现新能源的产业化、规模化。通过打造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同时降低新能源成本;注重技术实力的提升。我国新能源的发展瓶颈在技术的突破,从国家层面规划中也可以看出对技术的重视。 从预期的规划投资和市场规模,新能源战略地位的确定对电力设备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1)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能源(煤炭的清洁高效使用、车用新型燃料以及智能电网)首次纳入新能源范畴,煤化工、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将有机会获得巨大发展空间。 (2)风电是新能源中成本最接近常规电价的新能源,而且在我国风电设备产业链比较完善、具备大力发展的条件,因此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3)国内光伏企业在欧洲市场失利后,寄希望于国内光伏市场的开启。在多晶硅成本不断降低、多晶硅电池、薄膜电池成本发电成本有望接近1元/度,大规模应用有望在未来2-3年达到。 (4)我国核电建设加快,沿海和内陆核电项目相继动工。在安全性和设备自主化制造方面不断进步,主要核电设备制造商将分享国产化率提高带来的好处。 (5)智能电网成为我国未来新能源经济发展的基石:特高压、超高压电网的建立、分布式新能源的便利接入、对发送配用等各环节的智能控制和调度,形成新能源经济系统发展的整合机制。国家电网和政府层面的投资将带动输变电设备制造商转型和技术创新,我们期待具备转型能力的公司获得更多成长机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