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个案抓起扎实推进环保工作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1 10:52:0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我们认为,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问题;是事关国家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是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大问题。对这样的大问题,我们必须强烈地关注。对一切加强环保执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举动,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 近两年来,在经过长期快速发展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代价太大,后果极为严重。空气、水质的污染,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等等,或者已经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了不可恢复、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中央领导明确指出,增长不等于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然而,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这一次国家环保总局刚一“动真的”,就遇到了明显的阻力。在30个被要求停工整改的项目中,有8个项目至今不予理会,其中包括三峡总 公司承建的溪洛渡电站等大型项目。以往,人们谈及环保违法项目时,总是注意一些小造纸、小焦炭之类的项目。如今人们发现,一些国营电力、钢铁等项目同样未经环保评审就开工了。这表明,在一些部门、地方政府以及一些行业和企业心目中,在比较、权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总体利益的关系时,他们总是偏重于前者。相对于环保问题而言,可以评功摆好的“政绩”以及既得利益,是某些人更乐于追求的。 诚如人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如今环保违法的成本低,而环保守法的成本高,环保执法成本更高。之所以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环保指标是个“软约束”指标。从长远的需要来说,解决环保问题必须有制度化的方式和手段,用制度化去保证环保问题的落实。在现阶段,在制定和执行“绿色GDP”指标的条件尚不成熟的条件下,环保部门加强评审,加强执法,以“叫停”某些环保违法项目的方式解决一个个个案,不失为推动环保工作有效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环保工作的突然发力,可以看作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无论是去年铁本项目的下马,还是这一次对环保违法项目“叫停”,其根本含义都是注重统筹、协调的发展,而这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