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南京生态方法保护长江水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18 17:46:4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南京市将重点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沿江水源保护林带工程,以提高长江自净修复能力,为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可用之水、清洁之水。南京市明确规定,取水口上下游2000米范围内为水源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一切与取水无关的项目和活动。

  据南京市水利部门专家介绍,南京市2004年制定的“关于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的实施意见”中,确定了秦淮新河口———三汊河口等6处水源与生态保护区,再加上现有的北河口等水厂,南京市共划定了13处水源保护区。

  据介绍,长江是南京的主要水源地,南京市长江岸线总长195.2公里,目前已利用了79.9公里,利用率为40.9%。除了过江交通、工业预留、城市景观、港口等岸线外,其余的岸线已经不多。

  根据规划,到2007年,南京的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面积,将占沿江地区总面积的10%以上。近年内,南京市将重点建设沿江的两块生态湿地,在2007年前建成自然保护区,进行抢救性保护,防止各类开发活动侵占和破坏。与此同时,建成长江三桥至下关17公里的滨江风光带、沿江水源保护林带工程;建设一批水上森林公园;建设沿江地区山体生态绿化恢复工程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