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四届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管理交流会 |
作者:zhangxt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24 8:43:52 文章录入:raoyang 责任编辑:ahaoxie |
|
时间:2009年12月19-20日 地点:中国·北京 2009年8月17日 ,国务院公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将从 10月1日 起正式实施。为深入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升规划环评管理队伍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提高规划环评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研究和学习规划环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总结和交流规划环评管理工作和技术实践经验,推进规划环境评价的发展,同时也为“十二五”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导。根据环境保护部96号文件的精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拟于2009年12月19-20日在北京召开“第四届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管理交流会”。 为发挥环境科技学术交流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次会议将围绕“推进规划环评,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展开多学科、多角度的深入探讨,就规划环评基础科学研究相关领域和有关专项规划环评实践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欢迎各位专家撰写论文并参会报名。 一、 会议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 协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香港环境影响评估学会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部规划研究院 会议主席 朱 坦 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环境保护部战略环境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陈吉宁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环境保护部战略环境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特邀顾问 潘 岳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环境保护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Linda Ghanime 联合国发展署 Abaza Hussein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Sachihiko Harashina 国际影响评估协会主席 区伟光 国际影响评估协会前主席 学术指导委员会 金鉴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保护部研究员,战略环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顾问 唐孝炎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战略环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顾问 李海生 环境保护部环评司副司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孙佑海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主任,国家战略环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马 中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战略环境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叶文虎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战略环境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顾问 夏 光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战略环境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王如松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战略环境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王金南 环境保护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战略环境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组织委员会 陈 帆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评估三部主任,研究员 陈永勤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环境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徐 鹤 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 任景明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综合业务部主任,研究员 郝芳华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马蔚纯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 程系 教授 李 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包存宽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 程学院 教授 刘 毅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 程系副 教授/副研究员 二、 会议形式 主题发言与对话互动:深度研讨 案例解读 热点对话 交流答疑 三、 论坛主题 推进规划环评–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 会议议题内容 战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规划环评管理与监督政策研究 规划环评跟踪管理机制研究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经验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 规划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相关案例研究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研究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与典型案例分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内容和方法 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关系研究 规划协调性分析方法与案例 规划环评与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论文 论文征集 本次会议官方语言为中文和英文,提交论文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请参照国际会场征文议题要求撰写)。具体要求如下:① 会议只接受提交论文的电子版;② 题目下方为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手机)、通讯地址、邮编;③ 论文摘要以200字以内为宜,并应附有主要参考文献;④ 提交论文截止日期为 2009年11月20日 。提交电子信箱地址为:hjpj2006@163.com ;⑤ 论文内容不超过5000字。凡提交并被录用的论文,入编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第四届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管理交流会论文集》。(注:参加会议的论文作者不收取任何版面费,不出席会议的论文作者版面费为600元/篇) 论文合作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中国工程科学》 六、优秀青年论文评选 第四届全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管理交流会会议期间,组成评委会,评出10篇优秀论文,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第四届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管理交流会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证书。 (1)评选对象:35岁(含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 (2)评选要求:必须是发表在会议论文集上论文的第一作者;必须在会议上宣读的作者;在会前填写申请表,详细内容请来电索取。 七、参会人员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设区市的环保部门及相关部门从事规划环评管理的人员; 2、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中从事规划环评编制和研究的技术人员; 3、从事战略研究、决策研究、政策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综合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和决策者。 八、会后考察 线路一、奥林匹克公园 包括鸟巢和水立方 线路二、十三陵、八达岭长城 九、重要日程 2009年11月20日 :提交会议论文全文的截止时间 2009年11月30日 :组织专家审稿,确定会议论文是否录用,并告知作者 2009年12月1日 :会议最后一轮通知,通报开会地点与日程安排 2009年12月10日 :参会回执的最后截止时间 十、 会议初步安排 会议时间定于2009年12月19~20日在北京举行,18日全天报到。 主要议程: (1)开幕式(19日上午) (2)高层论坛(19日上午):报告人:高层领导、院士、国际著名学者 (3)专家报告(19日下午):报告人:院士、国内著名学者 (4)青年学者论坛(20日上午、下午分组进行):报告:青年学者 (5)闭幕式(20日下午) (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会议(19日晚上) 十一、联系方式 大会秘书处:张晓天 王国清 姜艳萍 饶 阳 电 话:010-68668291 62259894 传 真:010-68630714 62210728 信 箱:hjpj2006@163.com, hjxhrao@163.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