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秦皇岛:"渤海明珠"展新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13 13:20:5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美丽富饶的“西海滩港湾”

  □ 李晓茹

  “八爪鱼便宜了,快来买呀!”一声高过一声的叫卖穿过沿海路边的柏树墙直逼行人的耳畔。西海滩鱼市场上热闹非凡,摆摊卖各种海产品的比比皆是:秋日的螃蟹、皮皮虾、八爪鱼个个鲜活,它们驱动着身子,挣扎着。黑猫鱼、小石鲢、鲈子鱼……应有尽有,刚出海水的鱼非常新鲜,鱼身亮晶晶的。

  噢!好大的港湾,这哪里还是我在北戴河二中教书时所见的河东寨海滩?

  30年前这里只是北戴河口,夏天雨水大的时候,河水冲出一片宽阔的浅滩,这里风浪小、水浅,是淡水、咸海水交汇处,渔民习惯地把几艘小船停泊在此。那时没有拴船的台子,每到出海时,渔民们趟着冰冷的海水,把船用力地推下水。有时候遇到大风,还会把船吹到很远的地方,虽然每只船上都有锚,但却铆劲小。每到下雨,这里的岸上泥泞,腥风弥漫在整个小渔港的上空。

  而今的西海滩港湾可以和港城的大船港媲美。渔港成长方形,南面是船舶的航道,水深都在10米以上,以保证各种不同的船只停泊和出港。其余三面全用石块水泥砌成围墙,墙的顶面略高出地面,三面的墙体大多900多米长,每隔五六米有一个水泥墩,是用绳子拴船用的,沿水的路面是用花岗岩石板铺成的,宽阔平坦。港口如同一个硕大的水池,水域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吞吐量是从前的几十倍。

  上百艘大大小小的船泊在这里,有的船出港,有的船进港,络绎不绝。大大小小的船只犹如战舰一般,鱼贯而出,驶出港湾,直奔汹涌澎湃的大海。大海也像迎接自己的孩子一样,张开臂膀拥抱这些战舰入怀。他们把网撒向大海,只等鱼儿钻入网里,明天再去起网满载而归。

  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豁然开朗,一片浩瀚的海水展现在眼前,一望无际,烟波浩渺,海天一色,水光潋滟,大海显得更加神秘、奥妙、富有诗意。

  这里已成为一个繁华热闹的海鲜大集市,车辆拥挤,人头攒动,买者放心,卖者满意,连潮湿的海风也飘荡着一种热情,一股活力。

  夕阳映照着蔚蓝色的大海,海水在晚霞的涂抹下一片金黄,喧嚣了一天的渔港码头渐渐平静下来,渔民们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满足的笑容归家。

  我们沐浴着夕阳的金辉,漫步在栖息着一排排船只的码头栈桥上,只有海浪在轻轻地哼唱,用温柔的手摇动着即将入睡的船儿。望着平静辽阔的海面,我的内心却心潮起伏,今天的渔港,繁荣昌盛,彰显着改革开放后的渔民的富庶,洋溢着渔民的欢歌笑语......

  西海滩港湾见证了秦皇岛昨天的历史,上演着秦皇岛今天的辉煌,这里必将成为北戴河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走进“世外桃源”桃林口

  □ 赵浴宏

  当大山用它阔壮的肩臂把我们这些探寻的客人一揽入怀,我们便立刻感觉到了它的宽广与温暖。明丽的浅水滩上,鸟鸣悦耳,远望梯田悦人眼目。农民的小驴车从我旁边擦身而过,面对着绿树丛中的小村庄,心境备感平和。

  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小村,村上共有350余户人家,在祖先留下的房子和院落中过着平淡的生活。我们善意地拜访,他们也态度平和。 午饭是在河边密林中的水泥石坝小路上吃的。我们背倚着黛色的山,毗邻着绿色的水,面对着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苇塘,听着此起彼伏的蛙鸣声,闻着脚边茁然生长的野花香气,在山林清爽的微风中,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欢欣。

  餐毕,闲坐幽林,望池中苇叶倒映,鱼潜水底,一圈圈的涟漪骤起,水中的倒影渐渐扩散,又趋于平静。此刻,天光湛蓝,和远山的倒影共同映照在池面上,河草葳蕤,蛙声阵阵,天籁之境,仿佛把人都变成了神仙。

  闭目小憩,来时的一路都历历在目:那充满神秘色彩的城楼的天然巨石底座;那山脊上即将与岩石融为一体的城墙;那个陪伴城楼的无人小院;还有院中两株枯死的枣树和依旧茂盛粗大的核桃树……记忆的镜头一点点地退回:田野上留存的长城土壁遗迹;村口依稀保留的城门的轮廓;那面惟一保存完整的城墙;那个依山傍水的小村中的平和宁静……桃林口村这个“深山美女”,待字闺中人未识,有着山水养育的厚朴和灵秀。看望她,也须带着一颗纯朴的心。让我们一起保护她吧,让桃林口的“长城村”成为我们不该忘却的记忆,让桃林口成为真正的“世外桃源”。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