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深圳为本土海洋物种盖海底安居房
作者:苏润菁  文章来源:深圳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6 14:02:2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记者苏润菁报道 “在海底下为深圳本土海洋物种盖安居房”,市海洋与渔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郑志文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人工鱼礁。日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刚刚批复同意建设深圳市东冲-西冲人工鱼礁区项目,项目总投资7043万元,力争年底开工。

  记者昨日了解到,在深圳投放的人工鱼礁最大体积达64立方米,重20多吨,可以根据不同海域的海底生物生活习性,制造成各种不规则的立方体。材料除了以混凝土为主外,废旧的渔船由于内有较大的空间,也可以沉入海底作为鱼礁。水管、轮胎、松木等也可以作为礁体材料。郑志文表示,这些材料对海洋环境并不会造成污染,而由于其本身巨大的体积和重量,能够有效防止不法分子采用拖网的方式,对海底生物造成的毁灭性破坏。

  据了解,此前我市规划了4个人工鱼礁区海域,规划海域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为生态公益型,2.65平方公里,现已建成完工;鹅公湾人工鱼礁区2.54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个开放型的人工鱼礁项目,该项目由深圳旭联海洋生物养殖有限公司承担1438万元承建费用,目前正在建设中。市民将能在此潜水探险,尽情游览海底世界。有望于年底开工建设的东冲-西冲人工鱼礁区2.15平方公里;唯一还没有立项的是背仔角人工鱼礁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