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拒签”《京都议定书》暴露美国自私
作者:唐 虞  文章来源:法制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2 11:26:5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以遏制和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为目标的《京都议定书》,经过7年的努力,全世界有140个国家签了字,于2 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是世界环保和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一件大好事.但其背后却存在一个很大的遗憾: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国——美国拒不签字。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全球的四分之一,对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美国政府以不符合其国家利益拒绝签字,使得议定书的真实效力大打折扣,也使得改善人类环保状况这一人类共同利益受到损害。

  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让人窥见了美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上的自私和功利。在国际事务中,美国一贯奉行的是于己有利则为,不利则拒。时至今日,美国仍然拒绝支持设在海牙的审讯战争罪嫌犯的国际刑事法庭,因为美国害怕他国利用该法庭对美国外交官和军人提起诉讼。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使国际环保事务大受影响,也使美国的国际形象大打折扣。

  布什总统第二任宣誓时发誓要把民主、自由撒遍世界,而今天他正在做的是把温室气体排向世界。众所周知,温室效应的直接危害是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多,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可能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国际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和悉尼。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危害世界,同样也危害自己。

  美国应该以人类共同利益为重,积极参与改善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签署并遵守《京都议定书》。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