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无锡建设生态文明再出创新之举 |
作者:景明 文章来源:无锡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8 22:57:1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昨天(5日),无锡市对首批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试点企业,完成了年废水排放量、COD核定量及收费标准的公示。今后企业消耗环境资源,须事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购请求。企业获准后缴纳的资金,将专项用于对环境治理与监管能力的提升。 目前,无锡已在全市域范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太湖保护区,实行 最严格的环境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全市68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污水主管网总长达6900公里,三年内将实现污水支管网全覆盖。率先推行“河长制”以来,我市将1284条河流纳入管理,全面实施排污口封堵、岸线整治、淤泥清除和生态修复。在形成长江、太湖“双源供水”格局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同时,我市加强太湖水质监测预警,形成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监测体系。各项措施的推进,已使我市太湖治理等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建立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是无锡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为目标定位,推进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此次列入试点单位的首批排污企业,主要是年排放COD10吨以上的企业、接纳污水中工业废水量8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等单位。今后,企业排污不得超出排放指标总量,并须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企业排污总量超过了核定指标,或未取得排放指标直接或间接排污,环保部门将依法给予处罚。因环境违法行为被政府责令关停、取缔的企业,其排放指标将被无条件收回。 环境有偿使用制度,以全市环境容量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为前提,充分反映了环境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经济价值。制度施行后,我市可根据环境容量科学确定企业污染排放总量。对环保部门而言,今后对环境的保护与监管将更加有力,在对新设企业做环境评价――对超标排污企业依法处罚之间强化了过程控制。对于企业而言,引入市场化方式配置环境资源后,企业的排污指标都是申报后付费得来,这将促使其加大投入进行技改以减少排污,自觉加入到珍惜和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作为探索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制度的试点地区,无锡市建立的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已引起多个城市关注。11月4日,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组团专程来锡作了学习调研。(景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