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推广螺杆膨胀发电机技术 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制高点 |
作者:汪德和 李安泽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6 12:37:2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一、低碳经济的背景形势 2008年由美国引起的金融危机爆发,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国都在出台政策积极应对,以利于自身在全球重新构筑的利益结构中占据有利优势。今年6月,美国众议院批准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标志着美国出台历史上首个温室气体减排法案迈出关键的一步。法案规定:在202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至2050年时减少83%。新法案中设立“征收特别关税”即“碳关税”条款,该条款规定,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么美国将对其征收碳关税,以有助于公平竞争。可以肯定,随着美国态度的转变,“碳排放”很快会成为企业新的评价标准,也将很快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游戏规则”。这对中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及制造业大国,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我国占据低碳经济制高点的一个巨大发展机遇。 根据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数据,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统计如下: 国家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高度关注能源战略安全和国际节能减排形势发展。2009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指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按照国务院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种种迹象表明:低碳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激烈的低碳经济市场争夺战已悄然打响。 二、螺杆膨胀发电机技术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低碳经济的特点在于碳的低排放。根据联合国的“清洁发展机制计算方法”和“世界银行指导算法”的规则,二氧化碳减排量计算非常重视对低品质余热废热回收发电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项目。因此,低品质余热废热发电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关键技术之一,也一直是全球能源研究者长期攻关的技术难题。 国外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积极开发低品质余热发电技术,主要依托汽轮机技术为基础,由于汽轮机的局限性一直影响了发展;到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开始研究螺杆膨胀发电技术,英国、日本和奥地利等国也跟进研发,但在九十年代后期基本停止了研究,所以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螺杆膨胀发电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我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原地质部长李四光亲自召集国内有关专家,组织开展了利用汽轮机技术开发低品质余热发电的科技攻关,都由于汽轮机的技术局限和经济效益等原因,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江西华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经过8年工业样机验证、4年商业示范运行验证,创造性地把螺杆膨胀发电技术应用于低品质余热废热发电领域,成功研发了国际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螺杆膨胀发电机组”,取得了利用低品质余热发电技术的重大突破,抢占了世界低品质热能发电技术的制高点。该技术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第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自主知识产权证书,联合国“蓝天奖”提名奖第一名等多项殊荣。2009年3月在北京国际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博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副主席都非常重视,2009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为“国家重大产业技术专项”;国家科技部已经列为“863”科技专项攻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螺杆膨胀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到目前为止,江西华电已在我国的冶金、电力、石化等十多个行业安装了四十多台螺杆膨胀发电机组,运行实效证明,该机组能够高效利用低温余热废热回收发电,能够把可再生能源地热、太阳能热和生物质热回收发电,其工作内效率达70%—85%,说明螺杆膨胀动力机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完全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为此,新余市制订出台了《关于促进螺杆膨胀发电机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作意见》,提出到2015年,力争形成5万台(套)螺杆膨胀动力发电机整机及配套产品的产能,产业经济规模达到千亿元的规划目标。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江西华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螺杆膨胀发电机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一期年产500—1000台机组项目已基本完成,可实现年装机20—30兆瓦发电机组,装机后可以年节电1.2—1.8亿度,年节约标煤4.2—6.3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15万吨;远期规划将建设年产5万台机组规模,年装机可达8000MW,投入运营后可年节电480亿度,年节约标煤168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000万吨。 三、大力发展螺杆膨胀发电机产业 要迅速抢占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国家应加大对低碳经济的研发投入和产业化投入力度,充分利用我国拥有世界领先的螺杆膨胀发电技术地位的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上迅速构建螺杆膨胀发电机组的“分布式低碳发电运营”平台,打造我国世界低碳经济领域的国际性主导产业和跨国性领军企业。 1. 要把做大做强螺杆膨胀发电产业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选择。经初步调查估算,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使用“螺杆膨胀发电机技术”产品回收低品质余热废热,目前国内市场可投放的容量在100万台套以上,可实现总装机发电容量1亿千瓦以上,其装机发电容量相当于建设了5—6个三峡电站,潜在市场销售规模在1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而国际市场则是国内市场的10倍。为此,国家应把支持螺杆膨胀发电机产业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突破口,由政府领导挂帅,制订规划,出台政策,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螺杆膨胀发电机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性主导产业,并把江西华电建设成为低碳经济领域的跨国性领军企业。 2. 要设立低碳经济发展专项基金。一方面,江西华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螺杆膨胀发电机技术的后续研发、市场培育和产业基地建设面临着资金“瓶颈”的问题,仅仅靠企业自身积累来发展,无法满足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美国ET公司、日本、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正在加速开展螺杆膨胀发电技术的工业化研究,并极力希望高价收购我国在该领域的相关核心技术,形势十分紧迫。为尽快将产业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国家应设立“低碳经济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扶持和投资我国低碳经济领域的螺杆膨胀发电技术等关键产业。 3. 建立由政府投资组建的以螺杆膨胀发电技术为基础的“分布式低碳发电集团”。螺杆膨胀发电技术的成功研发,将催生出一种新型的极富生命力的行业——分布式低碳发电行业。初步调研结果表明,每个省市自治区,都存在大量的星罗棋布的小规模余热废热资源,总量十分可观,如果充分利用起来,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社会意义巨大。以江苏省为例,如果通过设立由政府投资组建的分布式低碳发电集团,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在该省3.7万家重点用能企业中的每家平均装机300千瓦的螺杆膨胀发电机(保守估算),则可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发电集团的装机总容量就可达1000万千瓦,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在全国范围内,粗略估计有1亿至1.5亿千瓦的低碳发电运营市场;而在世界范围,至少是国内市场的10倍至50倍,对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容小视。因此,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应组建由政府投资的分布式低碳发电集团,负责境内安装使用螺杆膨胀发电机组,加大螺杆膨胀发电机在全国的推广应用力度。 4. 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未来五年至十年把国内企业余热废热全部实现回收发电。我国目前约有50多万台工业锅炉,低品质热能浪费惊人。这些低品质热能利用螺杆膨胀发电机全部加以回收,可实现总装机发电容量1亿千瓦以上,可以在基本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年发电约5000亿度以上,年节约标煤约1.75亿吨以上,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以上。其二氧化碳减排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4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相当于每年再造了一万多个庐山的森林面积。由此可见,大力推广使用螺杆膨胀发电机,既可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挥重要作用,也能为世界环保事业作出积极贡献。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制定强制性政策措施,把企业浪费的余废热(放散蒸汽、低温烟气、热水热液等)纳入到必须回收治理发电的范畴,并由政府职能部门负责牵头,督导余废热排放单位安装投运螺杆膨胀发电机组或其他节能减排设备;对资金紧缺的企业,配套相应的节能资金或投资机构来回收运营余废热(通过发电收取电费),政府出台专项保护措施以降低因企业诚信所产生的投资风险;政府对拒绝回收余热废热的耗能企业,制定惩罚性措施,强制促使其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新余市委书记 汪德和 新余市长 李安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