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我国西部将在产业转移中推进环保建设
作者:汪训波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8 18:27: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兰州3月8日电(记者汪训波)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实施多年之后,中国西部地区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开始大量向西部地区转移,中国西部地区则在产业转移中努力推进环保建设。

  甘肃地价和劳动力成本都很低,这吸引了大量东部地区企业的目光。百事可乐公司在甘肃皋兰县投资建设了一个占地100亩的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清洗企业蓝星集团则在甘肃永登建设亚洲最大的工业硅生产基地,台资企业康师傅公司目前正在兰州选址准备建设生产基地,而台湾安力捷公司则把注意力集中在甘肃省的电站项目上,上海则在忙着将它的纺织业转移到中国最西部的新疆地区。

  面对着一波又一波的产业转移浪潮,中国西部地区正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推动环保建设。各级政府和省环保局签订“环保责任书”成了甘肃省最流行的做法,每年年末,甘肃省政府除了考察各市县的经济发展成就外,环保工作进行得怎样也是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2005年元月,甘肃省兰州市某国有大型企业的两名干部就因为一次向黄河排污事故被免除了职务。

  这些措施正在发挥作用。2004年,甘肃省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污染物的排放量却降低了2.1%;以污染闻名全国的兰州市,全年空气质量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达到了348天,比2003年增加了9天;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完成了8大工程改造,确保了黄河出省断面的水质达标;甘肃省还新建成了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分水则使得早已干涸了的居延海重新泛起了绿波;嘉峪关市是甘肃的重工业基地,但这里同时也被评为了中国西部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

  目前,中国西部地区正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试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保建设的双赢。甘肃省环保局局长赵伟民认为,随着产业转移浪潮越来越汹涌,中国西部地区的环保压力也将越来越大,但随之带来的雄厚经济实力也将为西部地区的环保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中国西部地区完全有可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保建设的共同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