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控制碳排放是挑战也是机遇
作者:孙明河 王延斌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5 10:48:0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记者 孙明河 王延斌

  40%—45%,并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指标

  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对此,长期关注中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的牛津大学中国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资深研究员赵吉敏认为,这体现了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动哥本哈根谈判的诚意,“要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指标”。

  此前一天,美国提出到2020年比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7%,这只相当于美国在1990年的基础上3.4%的减少量。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美中两国是公认的大国;因此,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际,美中两国的态度令世界关注。但在此问题上,美国一直摆出‘跟随中国’的态度,就是‘只有你减我才减’。”在赵吉敏看来,相对而言,中国承诺的目标难度更大。她表示,此项决定“彰显出中国政府在对待气候变化谈判上的认真态度”。从2005年至今,中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中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了13%。如果中国实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这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但赵吉敏仍感担忧:前5年的减排过程中,中国采取了相对容易达到的措施。随着经济发展,二氧化碳排量日益增加,一方面,越到后期,同样的压缩比在压缩总量中的比重越大;另一方面,越到后期的技术提升难度也就越大。“对各个地区各个行业意味着更多付出,必须全力以赴。”

  作为长期在国外关注中国温室气体问题的学者,赵吉敏正在执行中英政府间战略合作框架下的低碳经济合作课题研究。适逢中美两国宣布减排目标,她对于即将前往参加的哥本哈根会议充满期待。她认为,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诚意,目前的《京都议定书》并未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量化的减排目标,中国政府的做法显然是肩负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义务。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

  “对中国经济而言,这也是机遇。”赵吉敏注意到,我国政府在公布减排目标的同时,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因此,减排目标的提出,不仅是着眼于二氧化碳排量的减少,更主要的是改善国家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更新。在此背景下,清洁的新能源和第三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低碳经济”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但在赵吉敏看来,处于现代化、工业化加快推进过程中的中国,面临的压力不小。其中的挑战之一就是中国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目前占据70%,电力结构中,火电高达77%以上,水电占20%,核电只占1%。中国经济的“低碳”之路任重而道远。

  同时,整体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也制约着中国由“高碳”向“低碳”的过渡。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事实证明,技术转让和合作的谈判面临许多障碍。大量的技术最终只能依靠自身努力或通过商务途径引入,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中国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碳捕捉及储存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对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下一步的布局,赵吉敏建议,首先要提高能效,包括关闭重污染、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大企业要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把生产单位能耗降下来。“突破口在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当下,国内的太阳能、风能、光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居高不下的发电成本如何降低,发电上网的技术问题如何解决等,都是阻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障碍。由此,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和提供资金支持,也必然成为哥本哈根会议的焦点问题。

  先行先试,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

  城市消耗了世界70%的能源。选取位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山东省济南市、东营市,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作为试点,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政府、企业一起制定城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识别和设计低碳经济示范项目。这正是赵吉敏正在主持的中英政府间战略合作框架下的低碳经济合作课题:“不同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

  赵吉敏与她的30多位合作伙伴已从今年4月开始准备了半年多,4个地区也即将进入全面启动阶段。济南市节能办希望课题组帮助制定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十二五”有关能源方面的规划。

  在同地方政府的接触中,课题组常常会听到如此感慨:长久以来,政府一直探索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怎样保持经济增长,从而使减排与发展结合起来,而“低碳经济”就是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赵吉敏告诉记者:“项目的目标就是使这4个城市成为中小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样板,为他们提供一条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据赵吉敏介绍,该项目历时两年半,由英国牛津大学主持,山东科学院和贵州省环保国际合作中心作为项目实施地的具体项目承担单位共同实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