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科技不等于绿色建筑 |
作者:陈瑜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5 15:56:2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对于绿色建筑,很多人将注意力放在建造后期的设备安装上,往往忽略了前期的设计和规划。专家直言——高科技不等于绿色建筑。 “目前大多数绿色建筑只是高科技产品的堆砌,这些产品有没有被利用,利用情况如何,也没有人去管。”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在首届绿色城市中国行系列活动上说道。 这一系列活动12月21日在河北唐山拉开大幕。参会嘉宾不光来自政界、学界、研究院,招商地产、华润置地、万科北京、绿城中国等知名房地产企业高层也纷纷参会并发言。 担任活动主持人的唐山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林澎敏锐捕捉到这一“积极信号”:“房地产商是城市的建设者,要建设生态城市,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如果不能在房地产界达成共识,我们的城市还会走原来的高消耗道路。” 作为唯一的民企代表,绿城中国副董事长罗钊明表示:“在绿色建筑这个话题上,我终于有机会和他们(央企或者国企)站在一起共同面对,不管是哥本哈根会议还是唐山论坛,绿色才是未来。” 但在叶青看来,绿色建筑推进过程中,存在照搬照抄、“为绿色而绿色”的问题。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对300万平方米住宅调查发现,花了很多钱做的高科技产品,并不见得是老百姓所必需的。 住宅类建筑被认为是城市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资料显示,我国现在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50%,而建筑能耗约占我国全社会能耗总量的27%,并以每年1%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长。 “绿色建筑”因此成为房地产商们爱不释手的“法宝”,而很多普通百姓也产生了绿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的误解。但在论坛上,不少嘉宾都用实例证明,绿色建筑不一定费钱。 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的核心是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归根到底是人。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平民化路线,建我国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绿色建筑,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叶青认为,如每平方米只需一万元的楼,造价却达到两万元,就是一种浪费。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办公楼被评为国内绿色建筑三星奖。12层的办公楼,将近1.8万平方米的面积,通过科学规划设计,每平方米的造价才4000多元。主要面向低收入家庭的政策房也可做成绿色建筑。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曾经承担了一个当年设计、当年投入使用的安居房项目,每平方米平均造价才2600元。 “目前大家多将注意力放在建筑建造后期的设备安装上,往往忽略了前期的设计和规划,也不重视后期使用阶段的维护。”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分公司总工程师徐小伟介绍,在绿色建筑整个生命周期里,90%的能耗发生在使用阶段,建造阶段的能耗只有10%。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因此还要特别强调本土化,即项目与所在地的气候、人文、生活习俗特别是经济水平挂钩。”叶青认为,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但在具体运用时,需要自己动脑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