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气象水平和欧美有差距 记者专访秦大河(图) |
作者:秦子 强军 文章来源:华商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23 11:23:3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秦大河,1947年生。徒步横穿南极洲的第一位中国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地理学博士、冰川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科学家。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常任代表。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核心提示 气候变化引发的后果,已不再是下雨没带伞那么简单。印度洋海啸已造成25万人死亡,全球变暖危及人类生存,现在国与国谈判,气象也成了难以逾越的新门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竟比入世谈判还难,多个国家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日前,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京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对气象进行权威解读,他还郑重提醒国人:对气象的认识该“与时俱进”。今天是世界气象日,本报特别刊发此稿。 秦大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气象是国家大事 记者(以下简称记):有一个调查说天气预报已成为我国收视率最高、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天气预报节目越来越风光,怎么你好像却很沉重。 秦大河(以下简称秦):(笑)忙得要死!大部分人以为气象工作,就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那点事情。气象局就是晚间7:30做一个天气预报,咱还做不准!实际上,气象与国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外交、军事、政治,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许多人认识不清。 气象局长到外交学院做报告 记:您曾受邀到外交学院演讲,而且很轰动。也许有人会问,作为一个气象局长,您跑到外交学院去做什么样内容的报告呢? 秦: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各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竞争已非常激烈。这种竞争毫无疑问地牵涉到经济、科学、社会问题,还有政治问题,包括外交问题,比如目前《京都议定书》的签订。 外交战线上的同志基本是学外语、学语言,他们对科学上的事不擅长。这也是高等教育知识面不全的一个具体表现。所以当吴建民(前中国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同志请我去做报告,我是欣然答应。 (背景资料:《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中国是签约国之一。) 记:1997年,《京都议定书》就制定了,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可是今年2月16日才生效,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 秦:是,这里面有巨大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京都议定书》就是规定各国怎样切大气资源这块“蛋糕”。这也是一种市场信号———占用大气空间也要付费。 记:可是《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国美国却宣布退出。作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美国为什么要退出呢? 秦:美国不签订《京都议定书》,一个是气候变化还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因素,气候变化是科学问题,很多问题并没有说清楚;第二,排放大国中国(注: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印度都不减排,他们觉得不公平。 记:我们如何积极应对呢? 秦:虽然《京都议定书》没有规定中国的减排义务,但是中国是该条约的签约国之一;《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即将展开,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国际减排压力。 记:气候变化公约谈判难度不亚于入世谈判? 秦:是!这是利益之争,也是科学的较量。美国政府参加谈判的,就是国务院专门的官员,而且这个官员本身就是气象专家,同时他又在气候变化组织中担任重要角色。 美国拿气象问题向中国施压 记:有消息称,美国五角大楼向布什总统递交了一份“秘密”报告,报告警告说: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超过恐怖主义。其中有涉及中国的气象问题。 秦:中国气象局还就此召开了“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讨会”。它提醒了中国科学家,要将气候变化研究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气候变化问题不只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不要认为国家安全就是拿着枪打你! 中国气象水平和欧美有差距 记:有没有人当你面说:天气预报怎么老不准! 秦:怎么没有?你报对了,一片赞扬;报错了,他们说的话也很难听。这些都可以理解。记:委屈吗? 秦:他们也不会直接指着我鼻子骂,谈不上受委屈,起码比管煤炭安全的人好一点。 记:中国的气象预报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呢? 秦:属中等偏上。我们和欧洲、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本一条还是人才问题、科学水平问题、技术保障问题,以及经费问题。 记:作为局长,您现在最关心什么? 秦:人才。中国有句古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我们发展的主要问题。 记:您最希望对读者说的话呢?秦:理解。■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秦子/文 强军/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