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西与干旱“赛跑” 多措施科学抗旱保春耕
作者:李斌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2 17:37:3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记者近日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凰乡一处保春耕示范区里看到密密麻麻生长着高约五六厘米的玉米苗,这是县农技人员韦宇宏指导的成果。韦宇宏告诉记者,这里共有1000个营养盘,每个盘里有60株玉米苗,一旦雨水到来,种植条件成熟,这些玉米苗可以移植到10亩玉米地里。

  在东兰、巴马等旱区,记者看到,在当地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旱区群众采取挑水点播、配方施肥、盖膜保水、旱地育秧等技术抢抓农时,与干旱“赛跑”。

  韦宇宏只是众多奋战在抗旱保春耕一线的农技人员之一。广西农业系统已派出3万多名工作队员到14个市旱区蹲点,分类指导抗旱保春耕。

  在重旱区,推广综合配套抗旱栽培技术,通过改玉米、蔬菜、木薯、甘蔗等露地栽培为地膜(秸秆)覆盖保水栽培,确保抗旱抢种;对已过早稻最佳播种期的双季稻田,指导农民改种一季迟熟超级稻蓄留再生稻,或改种其他抗旱耐旱作物;大力推广“三避”技术,通过采用地膜或秸秆覆盖等技术措施,达到遮荫保墒、抗旱保苗的作用。在中旱区,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努力抗旱保苗,加快春耕进度。对轻旱区,大力宣传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尽量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实现多增产、多增收。

  面对严重干旱,广西农业系统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科学抗旱,有效抗旱。广西农业厅成立了抗旱保春耕指挥部,先后10多次召开会议分析旱情,研究抗旱保春耕措施办法,厅领导全部到对口重旱区调研灾情指导生产,并紧急下拨抗旱经费支持灾区抗旱备耕工作,安排1000万元作为连片千亩粮食旱区抗旱保春耕项目补助资金。召开全区春耕生产现场会、农作物间套种暨“三避”技术推进现场会、抗旱保春耕技术攻关现场会,研究制定了《当前广西农业抗旱保春耕对策措施》,指导推进科学有效抗旱保春耕。

  到目前为止,广西已浸播早稻种子1750。26万公斤,占应播量的70。20%,其中玉林、北海早稻种子浸播已完成。累计抗灾保苗441。84万亩,完成改种补种面积39。48万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