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鲜花树种替代鞭炮纸烛祭品 |
作者:谢苗枫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4 9:27:5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低碳殡葬渐成气候,越来越多市民尝试网上祭祀和树葬花葬 南方日报讯(记者/谢苗枫)昨日是“清明假期”第一天,广东各地迎来了“祭奠高峰”。但记者发现,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不少市民开始留心起“低碳殡葬”,身体力行地以公交出行、购买鲜花绿树种子替代鞭炮等形式,尝新“绿色祭祀”。 绿 树葬花葬始获认同 今年在“低碳生活风”的劲吹之下,个别墓园开始“由红转绿”———从单一提供鞭炮、纸钱到提供鲜花,甚至花树种子。 “没想到很多市民都认为‘绿色殡葬’的形式很好。”早前,团广州市委做了一项带有“宣传意味”的调查,结果显示,树葬、花葬、草坪葬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在番禺沙湾永乐墓园,记者就看到附近除了有鞭炮出售外,还出售树苗、花苗、种子,而前往购买的人也不少。“政府提倡绿色扫墓,是有道理的。”家住番禺的珍姨除了向已故的祖父敬献鲜花外,还特地买了一包花苗,打算与刚去世的母亲的骨灰和在一起种在家里的花园里。“说不定明年的时候,就能长成一棵会开花的树,孕育出新的生命。” 网 “漂一族”青睐网上祭祀 对于在家乡外的“漂一族”、“打工一族”来说,“网上祭祖”也渐渐流行起来。 昨日中午,记者在广州市广州大道、迎宾路等地对10位外来务工者进行采访,其中有7人明确表示清明节就在互联网祭奠逝去的亲人,而其中多数受访者的学历都在大专以上。 “现在不少网站都推出了‘3D墓园’或‘网上墓园’,自己可以为去世的亲友设计墓园的样式。”来自四川在广州从事制造业的侯先生告诉记者,他爷爷生前特别喜欢兰花,所以在为他设计“墓园”时就特意种上了兰花,音乐也选择了古筝曲。 “网络能把在各地打工的亲友联系在一起,通过电脑同步完成祭扫活动。”从事法律咨询行业的郑先生认为,网上祭祀就是“低碳殡葬”的一种方式,十分有时效性,尽管现在还没有“成行成市”,但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 网祭减碳节时 “墓园旁边的路很窄,一到清明前后就塞车,而且又放鞭炮,很吵,基本上都不得安宁。”白领张女士家住广州市麓景路,附近就有两个墓园,她说:“网上扫墓,就省去了开车、烧纸、放炮等活动,既减碳,又节时。” “现在‘死都死不起’!”网友DDD说,“一些‘一条龙’公司都在发‘死人财’。骨灰盒用菠萝格木冒充花梨木,用夹板替代实木,用玻璃树脂替代翡翠白玉,结果最廉价的一套都要一两万元,豪华的甚至要十多万。而且又占土地,活人都用不上了。” 为此,这位网友认为,树葬、花葬值得提倡,“在纪念先人的时候,还能种树、养花,绿化环境之余,也可以把先人最特别的东西留念。” 还是“传统一点好” 对网上祭扫持否定态度的市民也不在少数,因为早已经习惯传统祭拜方式。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且可以随意设计祭奠形式,好像游戏一样,不太庄重。”市民刘先生说。 除了感到网上祭祀有点“儿戏”外,有市民还认为原本聚会的“家庭节日”变成“网友聚会”,扭曲了清明节感恩、祭祖、家庭聚会的节日本意。“清明节放假就是要给市民时间祭拜先祖,与亲人团聚的。如果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只是上网冲浪,这样的传统节日还有什么意义呢?”在一家媒体工作的陈先生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