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记者来信:防风治沙要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
作者:孙勇 韩传号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4 21:25:32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新华网兰州4月4日电(记者孙勇、韩传号)在风沙前沿进行治沙,一直是政府非常关心的事,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而生活在沙漠沿线的农民,长期以来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专家认为,这些农民的活动会直接对沙漠沿线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必须注意提高他们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生活在沙漠沿线的农民经常是被批评的对象,不少人认为,是他们的农耕、放牧等活动,破坏了沙漠植被,导致沙漠不断前进、土壤沙化面积不断增多。

    一些沙漠沿线农民和乡镇干部则告诉记者,他们也明白风沙带来的危害,但为生计所迫,不得不继续进行这些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活动。

    甘肃古浪县黄花滩乡地处腾格里沙漠沿线。记者近日在这里采访时看到,不少沙丘都已被沙生植物固定住,有的地方还长上了树,但总体上这里的生态环境仍然很脆弱,任何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都可能造成很大破坏。

    然而,这里的"人沙争地"现象却很激烈。不少村民从干旱山区搬迁到这里,请来推土机推掉沙丘、掩埋植物、种上庄稼,然后打井取地下水浇灌。然而,好不容易开垦出的耕地,却经常被沙子淹没。

    一些专家认为,沙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一方面沙漠化有其发生过程与形成机制;另一方面农民的活动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农民多是因生存需要才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而由此引起的沙漠化又加重了他们的生存困难,最后形成了贫困与破坏生态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

    因此,专家建议,防治沙漠化除了要针对其本身特点对症下药外,还要注意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通过培训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开展退耕还林、种草养畜、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建立明确的利益导向机制,引导农民由生态环境自觉或不自觉的破坏者变为生态环境的维护者。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