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专访汪恕诚:大调水会不会成大浪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7 9:47:43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对南水北调有不同的看法。记者近日对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进行专访。南水北调确实必需吗?
  记者(简称“记”):南水北调确实必需吗?如果不调水,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汪部长(简称“汪”):要知道整个华北地区城市的供水,都是靠超采地下水获得的。地下水水位每年都在下降,按照现在的速度,再过10年到15年,城市供水的水源就没了。南水北调的紧迫性实际上正表现在这个地方。
  记:既然北方缺水那么严重,为什么南水北调没有在八九十年代上马呢?要拖到现在?
  汪:北方缺水的严重性,除了个别专家知道以外,所有的各级领导和老百姓都不清楚,包括负责城市供水工作的专家。当我们说南水北调要调100多亿立方水,他们反对,说30亿就够了,因为他们不知道地下水在严重超采。
  记:这么严重的情况,怎么各部门会不知道呢?是不是体制的问题?
  汪:确实是体制的问题,水资源没有能实行真正的统一管理。水调了,长江流域会不会没水喝?
  记:您说过,“南水北调的难度主要不在工程和资金,而在于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该如何理解呢?
  汪:南水北调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取水区,从宏观上来讲,长江一年的水量接近1万亿立方米,黄河是580亿立方米,黄河的水量是长江水量的5.8%。一期工程的调水量仅占长江水量的百分之二三左右,应该说对长江影响不大。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对丹江口水库、汉江到长江这一段是有影响的。我们建立健全的新的生态系统,不要以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为代价,要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记:再过20多年,南水北调二期工程实施后,长江流域会不会成为缺水区?
  汪:不会。比如珠江,水也够丰富的吧,因为水丰富,我们对水污染问题、对节水不够重视,结果守在水边没水喝。我们现在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已采取措施了,长江就不至于走到守在水边没水喝那一步。大调水会不会成大浪费?
  记:有专家说,彻底治理东线污染,需要一笔巨大的资金(大约2000亿)。这是我国目前的财力物力不能承受的,由此,不少人对东线治污问题持悲观态度。您怎么看呢?
  汪:我想说的是,淮河流域或东部一些地方,环境污染的问题非常严重,但没有南水北调就可以不治么?污染不治理好,中国的发展没有希望。
  记:现在南水北调工程只有中线和东线开工,西线还没有动静。西线肯定要上吗?
  汪:如果不上,中国的水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北方的生态也恢复不了。中线、东线只能扼制生态的恶化,西线能让生态归位,意义重大。
  记:许多人都关心南水北调的实际效果,更担心会不会出现“大调水大浪费”的情况。在这方面有什么制度保障吗?
  汪:如果做得不好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调过来的水水价最高,水库里的水最便宜,黄河水比长江水更便宜,大家只是把南水北调的水作为一种救急水,迫不得已的时候才用。这种情形一出现,那南水北调就失败了。其实南水北调的成败的关键不是工程修完就欢呼胜利了,而是在将来的管理上。历史治水经验有何借鉴意义?
  记:历史上的治水经验对南水北调有没有什么借鉴意义?
  汪:中国历来的皇帝都很重视治水,重视黄河问题。黄河出现大灾,不管是旱灾还是洪灾,很可能就意味着农民起义、朝代的更迭。中国那么多大堤,只有黄河大堤属中央直管。在诸侯割据的情况,江河管理社会成本高。在统一的情况下,统一管理,社会成本是最低的。同样在现代社会,中国的治水也需要水资源的统一配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