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辽宁省本溪市从煤铁之都到森林之城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27 10:19:31 文章录入:小蟹 责任编辑:xiexiaoling | |||
|
|||
辽宁省本溪市作为一座东北老工业城市,积极发展城市森林,走出了一条重工业城市的生态化改造之路,正褪去灰色、披上绿装,实现由煤铁之都到森林之城的绿色转身。全市森林覆盖率增加1.5个百分点,达到74.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加23.5个百分点,达到5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4.6平方米,达到10.8平方米。 培育绿色 全民发展城市森林 本溪市举全民之力发展城市森林,“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受益”。全市100多万名适龄公民都参与进来,几十个社会团体先后营造了青年林、和谐林、爱心林、中国移动奥运林等一大批纪念林。省、市领导及各界青年、驻本溪部队和武警官兵万余人次到本溪参加植树。近两年,全市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超过200万人次,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8%。 近年来,本溪市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坚持城乡绿化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本溪山水环抱的自然地理条件,构筑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积极发展各城市组团之间的绿化隔离带。先后投入20多亿元,实施了六项重点生态工程,初步形成了“外围森林环抱、内部绿化成网”的城市森林体系。 在城区,结合生态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规划,采取点线面结合,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增绿与补绿相结合,建设沿路绿化带、沿河景观带、沿山林成带,在144.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内植树120万株。 在城市周边,实施了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对郊区10.7万公顷山林实施全面封山育林,初步建成环绕本溪城区具有“一山三湖一沟”等10大景区、58个景点、森林覆盖率达76.6%的环城国家森林公园,中心景区平顶山每年接待市民300多万人次。 在农村,实施了村屯绿化和枫叶景观带建设工程,打造了“两纵一横”总长220公里的枫叶景观带,打造出森林景观优美、季相色彩丰富、生态系统多样的“中华枫叶之路”,开展了“绿化村屯美化环境”、“千村绿化百村示范”等活动,对全市289个行政村进行全面绿化,初步形成了村在林中、家在绿中、户在花中的新农村绿化格局。 享受绿色 城乡品味新生活 本溪有一位退休的刘大爷,他的孩子在大连海滨为老两口准备了房子,可老人说:“现在的本溪建得多好啊!住在太子河边,楼下有宽阔的水面,远处能望到平顶山,我们哪儿也不去,就住在本溪。” 如今,本溪城区已不见了往日的灰尘暴土和破旧的街路,映入眼帘的是银杏一条街、樱花一条街、望溪公园和枫叶广场。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街心广场花团锦簇。 本溪投入10亿多元,围绕发展城市森林实施六大工程。在农村,建设了“窗前有花、院内有果、屯边有树、路边有荫”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推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惠及本溪15万农户。本溪市坚持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培育形成了以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和林下种植业为主体的七大主导产业,红松果材兼用林、林下药材、速生丰产林种植面积分别超过100万亩。全市林业经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2009年全市林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0%来自林业。 依托绿色 山城焕发新生机 近5年来,本溪市积极发展城市森林,在惠及广大市民的同时,也提供了本溪发展不可或缺的“绿色动力”。 依托丰富的地产药材,本溪市打造中国药都,建设生态新城,开发建设辽宁(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打造经济总量1000亿元、人口规模100万人的生态型现代化沈溪新城。 依托奇特的山水景观,本溪市正在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本溪水洞温泉旅游度假区,得天独厚的山水林泉洞景观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览胜。近年来,全市旅游总收入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 城市森林已成为本溪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一张绿色名片。2009年本溪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7%,引进内资增长201.8%。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森林,现代化的城市不能没有绿色。本溪市将继续大范围推进、大规模建设、大力度保护城市森林,努力打造成山青水秀、生态文明的绿色新本溪。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