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怎样建设真正的绿道?
作者:李松梧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4 9:40:4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广东省率先提出用3年的时间,打造以珠三角为主的6条计1678公里的绿道网。这样的想法很好、决心很大。但按照笔者对绿道的理解,似乎感觉3年的时间好像太短了些。
  绿道,应该是绿色的通道。绿色,要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且低碳、清洁、无污染。通道,既要是人的通道,即人们在良好生态服务的前提下尽情地运动、休闲、旅游、娱乐,也要是各种生物特别是动物的通道。
  那么,怎样铺就城市绿道?笔者有以下思考:
  首先,为了使其生态功能强大,第一位的工作便是搞好绿化。然而,这种绿化既有别于常规的“行道树”、“林带”式的绿化,又有别于以观赏性为主的城市造林式绿化。因为前者通常只注重整齐划一而忽视生态功能,后者则只注重养眼而忽视生态效益。由于突出绿化的生态功能,所以在树种的选择上当以乡土树种为主,而且应使树种多元化,防止单一化。
  第二,为了使其生态功能强大,需要与山体、森林、河流、湖泊、湿地、市内较大公园、郊野公园、滨水公园以及有代表性的农田等串联起来,使其成为通畅、无缝链接的绿色通道。通过这一通道,使小的、简单的生态系统变为大的、复杂的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由简单变复杂,便意味着由食物链连接的食物网络变复杂;而食物网络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路径越多,那么,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就越高;生物多样性水平越高,其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就越好。
  第三,为了使其生态功能强大,绿道应具有一定的宽度,除去有供人运动、休闲、旅游、娱乐的通道外,还应有专为各种生物特别是动物迁徙、繁殖、避难、基因重组的通道。这一通道应与人的通道相隔离,以利于其生存和发展。
  第四,为了使绿道真正绿起来,绿道内应只设人行步道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道。为人服务的停车场、休息站、特色小商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应是低碳、无污染的,应置于绿道的一侧,以不影响和妨碍人和动物的活动为原则。另外,绿道内所有设施运行和人的活动应该是安静、无噪声的。
  综上所述,绿道并非一条简单的道,而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生态系统,组建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不能一蹴而就。建设绿道,应真正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切实遵循生态建设的规律。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出科学、合理、实际的建设规划,然后根据规划,分年度逐一实施。唯其如此,方能避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唯其如此,所建绿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道。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