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玉树:重塑生态天堂
作者:章轲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13 12:09:1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今天(5月12日),是第二个国家“防灾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久前于4月14日发生的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再一次警示人们,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周前,玉树重建的大幕正式拉开。按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1日晚在玉树主持召开的恢复重建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玉树将采取原地重建、局部避让、重新规划的方式开展重建,并按照统一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要求,力争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基本完成重建。

  在这之后,玉树要向着“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的建设目标奋进。

  防灾减灾,重建玉树,“旅游业”被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青海省副省长张建民5月7日在青海省旅游形势分析会上直接说:“要向外界大力宣传,组团到青海旅游就是对玉树灾区的最大支持。”

  最后一片“神秘藏域”

  圣洁的江河之源,神秘的唐蕃古道,神奇的歌舞之乡,神往的佛教圣地。

  这是一份玉树旅游宣传册上写的一句话。如果你要问青海的导游,玉树值不值得一去?导游一定会告诉你:自青藏铁路开通之后,玉树成了最后一片神秘藏域,那是一个能使人心灵停下脚步的地方。

  玉树位于青海省东南、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玉树在藏语中意为“遗址”。

  自去年6月玉树机场通航后,玉树机场获得了玉树至西宁、玉树至拉萨、玉树至成都、玉树至格尔木4条航线的批复。从青海省会城市西宁飞达玉树仅需1小时10分钟,玉树至北京若从西宁中转,全程也只需3个多小时。这一我国最后一个未开发的藏族聚居区开始热闹起来。

  2009年,玉树接待国内外游客1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98.7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16%和39.13%。

  据青海省旅游局介绍,青海省已编制完成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对包括玉树地区在内的三江源地区旅游发展方向进行了总体规划。

  根据这一规划,包括玉树在内的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总体定位为江河源型国际级生态旅游目的地,集生态旅游、科学考察、探险旅游、宗教朝觐和风情旅游为一体,目标是世界知名的特色生态旅游区、青海的王牌旅游区。

  而新玉树的城镇规划将强调五个方面。据青海省旅游局局长吴大伟介绍,新玉树的城镇规划将强调“史是城之根”,即结古镇在重建中更加突出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文是城之魂”,即围绕康巴文化大做文章,康巴文化融建筑风格于一体;“房是城之体”,即在新玉树建设规划中,注重特色,注重民俗韵味;“水是城之融”,即充分利用三条河流穿过的结古镇的资源优势,打造亲水旅游项目;“绿是城之妆”,即用绿色点缀城市容颜,打造原生态玉树。

  就在地震前两周,玉树州政府曾召开了全州旅游发展联席会议,提出的全年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是:国内旅游人数13.6万人次,增长10%以上;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100万元,增长10%以上。入境游客1212人次以上,增长15%。

  “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尽快使来玉树的游客白天有玩的,晚上有看的,走时有带的;要在全州范围内营造‘抓旅游、重旅游、兴旅游’的良好氛围。”玉树州副州长王勇在会上说。

  重塑“中国之最”

  但这一要求在地震后已无实现的可能。

  据青海省旅游局的最新调研结果,地震中,玉树州的主要旅游景区都不同程度受损。文成公主庙和勒巴沟景区都是国家3A级景区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地震虽未给文成公主庙造成损坏,但勒巴沟景区受损严重,部分路段道路受损,约200米区域近20处嘛呢石山体崩塌,滚落石块最大直径约2.5米,景区部分道路阻塞,路面和植被遭破坏。

  国家3A级景区、世界最大的嘛呢石经城——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多处坍塌,8个佛塔损坏、开裂,成危塔;经堂塌陷,转经道部分毁损,停车场、环卫设施等受损。

  而在玉树州府结古镇等地,所有星级宾馆和社会宾馆全部受损,西北牛宾馆完全倒塌;香巴拉宾馆一层塌陷,整栋楼倾斜;玉树宾馆、玉树州政府宾馆墙体出现严重裂缝、房屋倾斜。目前,所有宾馆已完全停止使用。

  玉树州距青海省会城市西宁有820多公里,住宿环境一直是游客最关注的问题。而震前,玉树的星级宾馆建设是走在青海省前列的。

  但地震改变不了玉树“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的旅游资源。玉树州副州长周洪源曾经将玉树的旅游资源特点概括为“四性”:

  垄断性。三江源、可可西里、隆宝滩、结古新寨嘛呢石经城等均是垄断性旅游资源,是“唯我独有”的。

  多样性。既有大山、大江、大河、大草原、大森林、大雪山、大峡谷、大动物乐园等自然景观,还汇集了藏传佛教、唐蕃古道等丰富的文物古迹;有玉树歌舞、赛马节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还有“一日能遇四季”的高原气候。

  神秘性。玉树是唐蕃古道的主要途经地区,又是藏区康巴人的主要聚居地,其文化受到中原文化、印度文化的双重影响,藏传佛教门类齐全,僧侣众多。玉树州还有着“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的神奇、神秘、神圣。目前,这些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给人以自然美和亲切感,符合旅游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和趋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互补性。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玉树州的旅游资源与兄弟州地市、毗邻地区及内地的旅游资源和市场的互补性也将越来越强。

  根据玉树重建规划总体方案的要求,未来,玉树将建设成为“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吴大伟表示,在旅游规划项目建设中,新玉树的旅游建设将更多地参考云南丽江经验,将对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合理布局,城市旅游功能将更加完善,也将结合其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特点,建设具有康巴文化特点的民居宾馆及特色民居接待点。

  据吴大伟介绍,在新玉树旅游品牌打造上,就是要充分利用“玉树不倒,青海常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紧扣“三江源”和“唐蕃古道”的主题,向游客推出“思源之旅”、“感恩之旅”、“探险之旅”、“朝圣之旅”、“民俗之旅”、“宗教之旅”等旅游产品,让玉树成为青藏高原上最具吸引力和经济价值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不过,由于交通、电力、住宿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突出,加上大量旅游景点需要修复甚至重建,以及自然条件艰苦等问题,玉树要恢复到震前的旅游规模尚需一定时间。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