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贵州探索流域综合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新路径 |
作者:李惊亚 齐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4 8:43:0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新华网贵州频道5月23日电(记者李惊亚、齐健)以流域为单元,将过去单一的物种保护,扩展到对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进而实现流域生物多样性的整体保护。这种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已成为贵州省正在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探索。 22日,"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贵州行动"在此间启动。参加启动仪式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项目咨询专家但文红说,"赤水河流域综合管理项目"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携手保护生命之河"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贵州实施了近6年,已先后开展流域基础现状调查、农村生计替代与可持续能源项目、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流域生态旅游调查评估、有机农业技术推广、流域农业遗产资源利用调查等项目。 但文红说,世界自然基金会还推进了云、贵、川三省共同关注赤水河流域的综合管理,探讨建立不同层级的协调机构和三省开展流域综合立法的体制与机制,极大促进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率先做出有益尝试,使贵州成为国际环保机构重点关注的对象。 据了解,2004年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重点开展了赤水河流域与太湖流域的流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探索跨行政区的大河一级支流和典型湖泊的流域管理机制。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污染防治、人口与贫困等问题联系到一起,关注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据了解,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发展至今,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领域从最初的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野生物贸易、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等多个领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