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展绿色经济需开展广泛国际合作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4 18:15:3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新西兰贸易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部长格雷泽说:“不应对某一个国家进行指责,因为我们对于所发生的事情都有责任。”他认为必须以《哥本哈根协议》为双轨谈判的基础,通过这些主要经济体的论坛来实现更多观点的融合。“我们还需要记住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要使得国际的谈判,无论是关于贸易的还是气候变化的,都必须要以一种国内政策的协调和变化的方式来实现。 作为下一轮国际气候谈判的所在国,墨西哥启动了一项全国性的发展计划,预计到2020年碳排放降低30%。墨西哥环境部长克萨达说:“这完全是自愿的,是我们国内的目标。”丹麦首相办公室副国务秘书,气候变化特别顾问里德高表示,在丹麦将会有一个国家委员会提出路线图,完全淘汰化石燃料使用。而现在决策者面临的挑战是要能够创建比较好的经济政治环境引导投资,“只有让企业家赢利,他才会投资。” 绿色发展需要国际合作 与会各方对中国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表示赞赏,但他们也期望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完成碳减排目标的问题上,普雷斯科特说:“中国和欧洲有责任证明自身能够实现这一点。” 李克强指出,绿色经济是一种既保护气候和环境又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新模式,但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他提议应完善经济全球化机制,形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环境。国际社会应避免滥用绿色壁垒,当把推进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助推剂,制订并实施鼓励绿色经济发展的贸易政策。 在谈到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合作时,霍克表示,澳大利亚已经明确气候变化合作在双边关系中将越来越重要,澳大利亚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和煤炭消费国,双方共同出资建立了中澳清洁煤技术联合协调小组,“清洁能源将会创造巨大的价值,我相信这对中国来说同样是适用的”。普雷斯科特表示中国使数以亿计的人摆脱了贫困,以其自身的成就获得了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尊敬。显然,与会各方都理解并支持中国的发展。 日本前外相、前环境大臣川口顺子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以中日之间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合作为例,表示目前中日之间技术转让的范围有限,需要在更大型的技术先进的项目,如IGCC和热电联产等项目上进行合作,来共同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印度环境与森林部国务部长拉梅什指出,自去年9月份以来,印度和中国已经有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特别在技术方面,中国关注的很多问题也正是印度关注的问题。拉梅什认为国际合作需要有信任和包容性的精神,这样才能在今年的坎昆会议中达成国际协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