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注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中国大鸨仅存数千只
作者:铁铮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6 7:52:2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武明录/摄

 

   世界珍稀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鸨在中国仅有数千只,且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分布区退缩、种群数量下降和栖息地破碎化严重,是大鸨面临的三大威胁。

    近日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的“首届中国大鸨保护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俄罗斯、美国、西班牙、英国的代表和中国专家共商大鸨濒危机制及其保护措施。

    大鸨为古北界种类。在中国境内分布有两个亚种:其一是指名亚种,分布在新疆的喀什、天山和吐鲁番一带,是留鸟,约有1600-2400只;另一亚种是繁殖于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东方亚种,越冬地主要在黄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国的数量不超过1200只。

    大鸨是典型的草原荒漠鸟类。专家发现,其栖息地多为开阔平坦的荒漠、草原草甸、灌丛疏林草原和农田。觅食地选择在植被较高、植物种类丰富密集的环境,如种植玉米或豆类的农耕地。为保证低头取食时视线不受阻挡,植物的平均高度一般在13cm左右,最高不超过30cm。

    专家认为,性成熟晚、窝卵数少及巢址裸露等内部因素,致使大鸨的繁殖力处于较低水平,限制了其种群的发展。大鸨濒危的外因,主要有草原开垦、过度放牧、油田开发、农药污染、环境的喧嚣、非法狩猎和拣卵、自然灾害和天敌的威胁等。

    保持和改善大鸨种群现有栖息地的面貌最为重要。专家建议,需要对每个种群间的遗传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保护。要加强就地保护,确保大鸨野生种群的稳定增长。应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保护区并建立适当数量的保护小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