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甘肃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作者:连振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6 22:05:2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兰州6月16日电(记者 连振祥)随着农膜等广泛使用,甘肃农业面源污染近年呈逐渐加重之势。甘肃农牧部门将从畜禽养殖业、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废旧农膜回收、沼气工程建设、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发展水产健康养殖等6方面入手,进行立体治理。

  记者从甘肃省农牧厅获悉,甘肃省要求以生猪、奶牛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为重点,加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利用,以防止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造成的污染问题,甘肃省将以自然村为单元,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等实用技术,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建立物业化服务体系,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的资源化利用,使项目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要达到90%以上。

  甘肃省将通过扶持建立一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力争到2015年使甘肃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将得到大力推广。甘肃省农牧厅介绍,这些技术包括,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诊断施肥、水肥一体化和秸秆腐熟还田等控源减排技术;精准施药及减量控害技术,高效节药机械研发,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技术水平,淘汰“跑、冒、滴、漏”植保机械等。

  甘肃省正在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积极推广已成熟的“猪-沼-果”等能源生态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再生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据了解,甘肃省将逐步把政府补贴与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措施挂钩。对采用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施用有机肥等肥料合理使用技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的农户,及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的养殖场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适当补贴,鼓励农户采用清洁生产方式,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