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华虎凤蝶,甩掉了“濒危”帽子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龙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1 12:18:3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紫金山这个自然宝库究竟拥有多少种动植物?虽然先后有专家做过一些单项调查,但想要全面说清楚,还真是难。中山陵园管理局联合南京林业大学,花了整整6年时间,终于拿出一份史上最详细的紫金山动植物家底,昨天正式对外公布。依据这些报告,紫金山首次建立起动植物信息库。不仅为紫金山动植物资源保护提供了切实的数据参考,更是根据《世界遗产公约》中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准,完成了申报的基础工作,为中山陵打包申报世界“双遗产”做好进一步准备。 人物 调查小组 山上一蹲好几天 中山陵园管理局园林处主持了此次普查工作。“中山陵申报自然与文化世界双遗产。我们请教过专家,普遍认为文化遗产没问题,但自然遗产难度较大。我们现在拿出这份详细的报告,应该对申报有很大帮助。”该处副处长刘曙雯介绍,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弄清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等十分有必要。这些年来,许多学者曾对紫金山的动植物情况进行过研究,但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对于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都没有详细明确的记载。 自2004年起,中山陵园管理局园林处联合南京林业大学,开展紫金山动植物资源普查工作。调查采用全面踏查的方法,也就是说,整个紫金山几乎每一块土地,他们都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过了。一般来说,调查人员每周要上山两三次,而且经常得夜里留守山上,有时在山上一蹲就是好几天。“山上有蛇,还有蟒。”刘曙雯说,他们都亲眼见过,因此,上山的时候,“武器”要备齐。 调查前后花费了6年时间。其中,2004年~2009年,基本完成对紫金山动物的普查,2007~2009年,基本完成对紫金山植物的普查。普查人员还制作了植物标本1000多份,昆虫标本2000余份,目前,所有的普查资料文本正在整理之中。“我们计划以后建个标本馆,将这些全都陈列出来,向市民开放。让大家了解身边这座山上,有些什么生命。” 植物 19种国家保护级别植物 在南京这个“绿肺”里,普查人员发现,种子植物有1138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700多种;蕨类植物79种,中华蹄盖蕨和普通凤丫蕨两种蕨类植物,还是江苏分布的新纪录,首次发现。 这么多种植物中,有不少珍贵的宝贝。记者了解到,紫金山现在拥有的国家级保护植物共有19种:琅琊榆、秤锤树、宝华玉兰、青檀、短穗竹、明党参、银鹊树、银杏、鹅掌楸、杜仲、水杉、秃杉、野大豆、红花木莲、南方红豆杉、香樟、榉树、金钱松、福建柏。另外,还调查到南京地区珍稀濒危植物有8种:杜衡、紫金牛、红果榆、水冬瓜、紫楠、牛鼻栓、南京椴、南京珂南树。 这些宝贝,有的现在数量已经不少,例如一度濒危的明党参,这些年经过生态恢复,在山上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了。但还有一些,数量仍然极其稀少。 就拿秤锤树来说。它花白如雪,果实奇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然而秤锤树植株不高,而且生长缓慢,经常不小心就被当作杂树砍了,自我繁殖能力又很弱。因此,野生植株几近灭绝。紫金山上的成年秤锤树有4株,其中两株在梅花山,属于人工栽培,树高4米左右,长势良好;明孝陵东边有1株,树高5米,已经被列为古树名木;另外1株在中山陵东边的树林中,最近这附近又发现三四株幼树。 记者发现,19种国家级保护植物中,其实有不少并非南京的本土种,比如南方红豆杉、银鹊树等。 南京一半古树名木在紫金山 “全南京城,差不多近一半的古树名木,都在紫金山了。”中山陵园管理局园景园容处副处长宫庆华介绍,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古树名木916株,约占南京市古树名木数量的1/2,其中树龄最长的是一棵位于灵谷景区的银杏,据园林专家鉴定,它生于明朝,已有450多岁。此外,还有音乐台的紫藤、灵谷寺的桂花王,眼下还都长势不错,年年开花时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欣赏。 动物 发现200多种新物种 地上、树上爬的小虫,林间飞舞的蝴蝶、蜻蜓。昆虫显然是紫金山动物当中,数量最为庞大的。此次普查发现,紫金山共有昆虫种类1200种,包括中华虎凤蝶、冰清绢蝶、金凤蝶、赤眼蜂、黑卵蜂虫等,其中,有200多种为江苏分布新纪录! 为何一下子冒出这么多新纪录?普查人员介绍,有的是因为气候变化,比如近一二十年来,南京气温比以前偏高,一些原本生活在南京以南地区的昆虫,也迁飞过来。有的也许以前存在,但没有记录下来;还有的则是属于人为引种带来的外来物种。发现这么多以前没有的新物种,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件好事,然而事实上未必如此。 “有一些外来户很危险。”专家介绍,外来入侵物种一旦形成优势种群,将不断排挤本地物种并最终导致本地物种灭绝。紫金山在上世纪70年代,曾先后发生过3次大规模的有害生物危害,其中有两次就是外来生物造成的。 虎凤蝶终于摘掉濒危的帽子 普查人员还特意对昆虫里的蝶类做了详细调查。因为大多数蝴蝶只吃一种食物,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常常被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结果发现,紫金山现有蝴蝶品种、种群和30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紫金山有92种蝶类,与30年前相比,有30种消失了!平均每年减少一个品种。以前就定为“稀有”的绿弄蝶、梳翅弄蝶,已经消失了;而玉斑凤蝶、不孤矍眼蝶、东北梳灰蝶、齿翅娆灰蝶、棕灰蝶也跨入这个危险的行列。二尾峡蝶和淡绿脉蛱蝶的数量变得更少,甚至连调查人员都没看到它们。幸运的是,紫金山生态环保志愿大队队长刘光华在山上见到了,并拍下了照片,证明它们确实还存在。 一些“土著居民”消失和减少的同时,紫金山也出现了“新移民”。爬山的市民在天文台附近的竹林里经常会看到一种褐色的蝴蝶,它们飞不高,翅膀上有4对“眼睛”,这叫古眼蝶,它们是第一次在紫金山被发现,而且数量还不少。据了解,这次调查发现的新品种一共有30种。 让普查人员开心的是,因为唯一食物杜衡的减少消失,中华虎凤蝶曾经一度被认为在紫金山绝迹,但这次调查中,它们终于摘掉了“稀有濒危”的帽子。近年来,中山陵园管理局在一些阔叶树种的林间补种了它的“口粮”。“今年至少看到了40只中华虎凤蝶,这个家族正在扩大。” 鸟儿多了一倍,走兽少了 紫金山是观鸟爱好者常去的地方,经过6年的普查,工作人员在紫金山发现了140多种鸟。而1982年的时候,这里只有64种。鸟类在紫金山上的最大家族,要数灰喜鹊,紫金山上的喜鹊窝少说也有数万只。 “林中飞的”多了,遗憾的是,由于建设活动增多,加上近年市民登山潮兴起,紫金山“走兽”明显减少。1982年的调查显示,紫金山当时的哺乳动物品种还比较多,包括狼在内,有20多种,但是现在的调查结果却并不乐观。目前发现的只有9种中小型哺乳动物,它们分别是露牙獐、艾鼬、鼬獾、黄鼬、刺猬、草兔、草狐、穿山甲和灵猫。目前发现的这9种哺乳动物中,露牙獐算是个子最大的。 这个数字比几年前民间环保人士调查的多出3种。“穿山甲我们认为早就消失了,不过近年又在山上看见过,应该是有人放生的。”老林工回忆,过去,獐子、獾子、野兔成群结队在林间跑,现在很难看到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