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六年艰辛造林 石漠化治理驱动生态效益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3 15:59:1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6月29日,叙永县江门竹浆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增加竹农收入4亿元,新增3000个以上就业岗位。 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叙永县,石漠化面积一度达83万亩,哪来丰富的林业资源?这得益于该县2004年率先在全省开展的石漠化治理试点。 该县依据岩溶地区地形地貌和土壤气候特点,确定了分流域治理方案。沿赤水河流域,按海拔从低到高,依次发展核桃、板栗、甜橙、桃子等为主的干果、水果;漆树、油桐等为主的木本油料和杉木、柳杉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沿永宁河流域,重点发展绵竹、慈竹、硬头黄等为主的纸浆用竹;海拔800米以上区域,重点发展楠竹、杉木、香椿等用材林。 6年艰辛造林,该县石漠化面积以每年2.3万亩的速度递减,竹基地则以每年8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全县竹基地由2004年的不足25万亩增加到目前的80万亩。“我家20亩石头山,现在光卖竹片和竹笋,每亩每年可赚1000多元。”落卜镇草坝村4社的童祥荣大爷高兴地说,几十年不见的斑鸠、野鸡、野兔又出现了。 随着林业资源的积累,该县培育发展了79家竹类企业,所生产的水尾大竹笋、天池苦竹笋、分水罗汉笋等产品远销海外。去年,全县林业总产值11.2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8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随着江门20万吨竹浆纸、年产1万吨竹笋深加工生产线、年产200万平方米竹地板等产业项目成功招商,竹产业将有力促进叙永县域经济发展。 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促发展。叙永县继续完善石漠化治理方案,实施沿河流两岸造竹100公里、沿公路两旁造竹100公里、竹基地总规模100万亩的“三百工程”,力争实现竹业年产值10亿元,年创税收1亿元的发展目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