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为黄土高原“添翠增绿”减少水土流失 |
作者:刘翔霄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4 16:07:1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除科学制定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实施植树造林、荒山绿化外,还实施了及时回填复垦露天采矿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荒山绿化、平原绿化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 为了保护植被不被破坏,政府禁止人们在山野中放养啃食草木的牛、羊等牲畜。并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当地百姓种树,实行家庭承包,种树成为黄土高原农民的“第二份责任田”。 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最佳载体,黄土高原准备将汾河等流域两岸串联成湿地来加以保护。去年,一些省份还投资数亿元,建起了森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林草植被破坏的实时监控中发挥作用,实现了监控手段由传统人工向现代信息化方式的重大转变。 以通道绿化、荒山绿化、城市绿化、乡村绿化、农田林网、滩涂绿化相呼应的多层次、立体化、点面结合、城乡一体、田林交错、山丘山衔接的绿化新格局,正在使黄土高原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以山西为例,2005年当地森林面积达到3316万亩,森林覆盖率14.12%,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11.72%。 据林业部门统计,近年来山西每年以400万亩以上营造林的速度向前推进。这个二氧化碳重排放省份还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山西专项,捐资总额4820万元,造林5.4万亩,成为中国碳汇造林捐资最多的省份。 2009年,黄土高原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大旱,但并未阻碍人们植树造林的步伐。以山西为例,当年营造林面积530万亩,成为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这个省份实现营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 为黄土高原“添翠增绿”正在成为黄土高原居民祖辈接力完成的一项历史任务。按照规划,2015年,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覆盖率将有望超过国际通用的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最低25%的标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