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教材循环使用不能只算经济账 |
作者:吴学安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26 14:14:4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今年暑假,山东省高青县黑里寨镇孟集学校举行循环使用教材回收仪式,并对在循环使用教材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爱护书籍的好学生进行了表彰。 不可否认,课本循环使用的益处很多。但这样的做法真的能够得以落实,并非一蹴而就。事实上,尽管课本循环使用社会呼声很高,但真正推行起来并非一帆风顺。撇开出版印刷发行等诸环节既得利益者们的抵制外,就是学生家长也对课本循环使用有颇多意见。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使用的课本,尤其是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科目,留存下来对学生温习功课很有必要;有的家长提出,孩子们在教材记下的笔记,是他们成长轨迹的真实记录,理应留作纪念;甚至一些家长还从卫生角度考虑拒绝接受上届学生循环下来的“二手”课本。 社会呼吁教材循环使用,多是只简单地算些节约账、经济账,却很少顾及学生和家长的想法。笔者认为,把所有学生用书都要求循环利用的思路是不可取的。因为,对于一名学生来说,一生拥有一套作为骨干教材的母语教科书并不多余,而需要循环使用的主要是那些与骨干教材相配套的辅导书。 可以说,教材循环使用的意义并不仅在经济上,最为重要的还在于,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引导孩子们从小就培养节约、环保、诚信、责任的观念和习惯,这也应当被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推行教材循环使用,理应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全局出发,从思想、观念入手多做宣传、教育和交流。毕竟,注重从娃娃抓起,促进全民节约理念的培养,建设节约型社会就会有基础保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