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朝霞红似花,燃遍绿“青山”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环境生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29 10:00:2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2010年7月28日下午,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支部书记李勇华老师带领的调研团一行8人,冒着炎日,来到临安青山湖街道,与张书记就公共财政中的村干部‘公职化’问题进行了访谈。

  青山街道早在2008年就开始村干部的报酬由街道支付,当时青山街道的领导实施这样的政策是为了让村干部更积极地参与和配合政府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整体建设。这一政策通过这两年的试验,逐渐展现出其优势。中央也把类似青山街道的做法上升为国家行为,即村干部“公职化”。

   村干部“公职化”由中央提出后就引起了学界的争议,认为这一措施存在不合理之处。但是张书记指出,就青山街道实施的效果来看,村干部“公职化”还是利大于弊,没有影响乡,村关系;村级组织与村民关系以及政务与村务的关系。村干部工作的态度和积极性也并没有因为报酬支付对象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章书记的详尽回答,不仅为调研团解答了心中的疑虑,还为调研团上了一堂真实的课。紧接着,调研团成员针对此问题到青南村做问卷调查,青南村是由原来的桥头村、杨家村、斜阳村合并而成的,所以相应情况稍微复杂一些,但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支持村干部“公职化”的,认为这可以减轻村里集体经济负担,提高村干部为百姓做事的积极性。

  百姓给我们一份信任,我们还他们生活安康。而这,也正是村干部“公职化”现象本身的诉求。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