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再现千年变迁打造川西农耕湿地公园
作者:李庆 夏娟  文章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1 10:58:0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由成都市观鸟会发起,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和四川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合作开展的《成都平原重要湿地调查》昨日全面展开,调查组对蒲江、邛崃、大邑、崇州、温江、新津等6个区市县以及成都市区的部分湿地进行实地勘察,他们在邛崃市的临济镇发现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冬水田”、“烂坝子”、“下湿田”等自然形态,农耕文化显著,建议将临济湿地打造为“川西农耕文化湿地公园”。

  再现成都平原千年变迁

  这里的临济湿地特指存在于邛崃市临济镇郑航村、包塘村、范店村一带约140至270公顷的“烂坝子”。在农耕体系语境下,这种湿地被称为“冬水田”、“烂坝子”、“下湿田”等。调查组认为,此类湿地不仅有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环境载体,还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基础。“临济湿地几乎代表了成都地区湿地环境与农耕文明的变迁史,可以说就是一本活的教材!”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说。

  打造为川西农耕湿地公园

  临济湿地位于成都平原以西偏南近山浅丘地带,西北面的龙门山和东南面的总岗山将这里合围成东北面开口的台地。沈尤提醒,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加剧,这些“冬水田”、“烂坝子”、“下湿田”几近演化到完全的人工湿地,这本活的教科书即将合上它鲜活的书页。因此建议将临济湿地打造为川西农耕文化湿地公园,在“川西农耕文化湿地公园”区域内建设适度规模的“农耕文明田园小镇”,并纳入成都及四川生态旅游体系。

  调查组还希望相关部门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遏制湿地干硬化的趋势,尽量保持其环境演替的状貌。目前,成都平原重要湿地调查仍在进行。

  早报记者李庆实习生夏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